“2+3”中高职衔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2018-08-15李丽娜
【摘 要】本文以“2+3”中高职衔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结合教学改革实际,提出实施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引入新媒体教学载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2+3”中职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C-0066-02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开展各具特色的中高职衔接办学,衔接模式主要在选拔方式和学制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2+3”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是:学生初中毕业后,先进行2年的中职学习,再通过高职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到高职院校学习3年。2年中职期间,主要开设基础文化课为主,部分开设职业素质课,兼设高职对口专业大类基础课程。进入高职阶段则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考级考证、科技社会服务活动及德育课程等。
一、“2+3”中高职衔接中职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概况
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基本的入學教育、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外,主要开设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两门必修德育课程。本文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涵盖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等五大章节的内容,《哲学与人生》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版)作为教学主要参考书。该课程对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论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中职生自身及职教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及价值追求,以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未来,树立正确的“三观”。
但是,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3”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学校教学水平、生源质量的差异、德育课教师不足等原因,中职德育课的授课形式、教学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2+3”中高职衔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目前,“2+3”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育多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简单课堂教与授,课后布置练习题、期末考试的方式。根据中职生成长发育的特点,中职生目前多呈现出诸如思想、心智、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对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把握不准;对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缺乏全面认识;容易受到周围大环境的影响,易产生厌学情绪;课堂自率性较差,经常存在课堂开小差、玩手机、讲小话、迟到、旷课,对讲授内容不感兴趣等问题。所以,简单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知识要点、知识运用把握不准。笔者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课堂参与——突出主体性;课后延伸——强化实践性”的教学思路,尽量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目标是促进中职生在探索性、发现性和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能力,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因此,笔者结合教改实际,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情景教学法。中职学生听课存在“以兴趣为主导”的倾向,对传统、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比较排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使用精心编排的PPT、音频音像资料等各种教学工具,将基本知识、重难点内容渗透在具体、有趣的实际案例中进行讲解。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接受能力,适时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与授”的教学模式,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如让学生通过对身边人身边事(榜样)的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校正行为习惯和调整心理状态。如在讲授“什么样的理想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内容时,可以通过“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进行引导:“一个老师在课上问起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有的同学很爽快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有的说想当政府要员……也有一些同学并不确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很多年以后,他完成了他的理想,这么多年他一直记得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教师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理想与人生”的关系。此外,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增加角色体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问题引导法。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先提出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入新课内容。例如,讲授“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苹果落地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出“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与本质原理的指导意义。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引导学生凡事多问为什么,不仅能调动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哲学与人生》教材图文并茂、形式生动活泼,可读性、可教性较强。设置有名人名言、精美插图、体验与探究、相关链接等栏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把学生身边发生的、耳熟能详的事例及古今中外的哲理故事充实到教学中,通过体验探究、知识拓展、图片教学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多种探究活动。如在讲授“人的全面发展”内容时,通过阐述“东方神童魏永康退学启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学习成绩优秀、连续跳级的神童最终在19岁‘硕博连读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合理而被迫退学?”“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应该如何全面发展?”从而加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此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帮助掌握知识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法。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用基本的哲学观点去思考人生问题。这是中职德育课程的亮点。笔者认为,可将现代教育手段融入传统教学中,綜合运用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撰写课程实践报告等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发展》,教师可先让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在成长中经历了哪些成功?(制作了一个小物件,解决一个题目,学会了一项技能,如画画、写字、玩电脑、制作CAD,取得了一项竞赛的胜利等),经历了哪些挫折(制作东西失败、考试失利等)—— 引出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 人生中成功与失败是可以相互转化—— 理论上升到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在课程结束时统一填写《实践手册》,“回顾自己做过的一件好事,通过做这件好事谈体会”;“学完本课程,有什么想对老师、同学说的”、“对本课程的教学有什么建议意见”,等等。此外,还可以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开展实事演讲、辩论赛、小论文、主题志愿者活动、主题手抄报等,旨在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做到课后延伸—— 强化实践性,学以致用。
(五)引入新媒体教学载体。新媒体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手机短信、微信、微博、触摸媒体等,具有开放性、实效性、互动性、形象直观性、内容的时代性等特征。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当代学生几乎是人手一个自媒体(手机),想要了解某一信息,基本可从网络获知。从某种程度而言,学生掌握的信息有可能比教师要多、要广,但一些信息与德育教学内容想违背,这些都将影响着学生的价值理念、价值判断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兴趣,等等。由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新媒体载体,通过建立班级微信学习交流群、开通课程交流微博,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素材,如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典故、社会热点、身边人身边事等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合理设计、梳理规划、层次清晰、难重点突出、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微课件展示给学生,丰富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和培育线上交流、互动、投票、留言等环节,将课程作业、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等在线完成,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拓展与延伸训练,帮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将“我们的价值观”、“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谈谈你的人生理想”、“诚信的故事”、“人生的善与恶”等具有引导性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发布,让学生展开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此外,新媒体技术还可用于学生课堂签到、加强师生交流、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
综上所述,“2+3”中高职衔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中高职衔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特点,在传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教师能教、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互动、比较、探索、模拟、案例等方法,在课程编排、课堂授课、课后实践、课程评价方式等各环节中因材施教,多管齐下,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真正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2009
[2]哲学与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张燕珠.新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5(10)
[4]富景生.《哲学与人生》的教学与感悟[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7)
[5]王更生.探讨《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
[6]徐正坤,倪士勇.实施“2+3”中高职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6(7)
【作者简介】李丽娜(1983— ),女,仫佬族,广西柳州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助理研究员,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