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嘧菌酯等药剂防治菜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2018-08-15林双喜王春兰陈秀红丁志宽

上海蔬菜 2018年1期
关键词:嘧菌吡唑霜霉病

林双喜 王春兰 陈秀红 丁志宽 李 瑛

(1.江苏省东台市植保植检站,江苏东台224200;2.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东台224231)

菜瓜是葫芦科甜瓜属甜瓜种的变种,别名梢瓜、老腌瓜、脆瓜、老羊瓜、蛇甜瓜等[1~2]。霜霉病是菜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减产10%~30%。目前对菜瓜霜霉病防治方面的报道较少,陈德章[3]报道了菜瓜病毒病的发生和综防技术,姚协丰等[4]比较了几种菜瓜蔓枯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任钢等[5]进行了3种药剂防治菜瓜灰霉病的相关试验,赵谦[6]研究了日光温室菜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明确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氰霜唑、硝苯菌酯等药剂对菜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受江苏省农药检定所委托,2017年6月我们在东台市三仓镇兰芷村开展了嘧菌酯等药剂防治菜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巴斯夫欧洲公司产品,广东德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装;100g/L氰霜唑悬浮剂,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36%硝苯菌酯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供试菜瓜品种为早白一号,防治对象为霜霉病。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东台市三仓镇兰址村,试验地为砂壤土,pH值8.0,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9.4mg/kg,含速效钾87mg/kg、有效磷19.1mg/kg、有效锌1.28mg/kg、水溶态硼0.75mg/kg。试验设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每667m2用量100g、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每667m2用量40mL、100g/L氰霜唑悬浮剂每667m2用量60g、36%硝苯菌酯乳油每667m2用量40g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60m2。2017年6月27日下午使用卫士牌WS-18D电动喷雾器施药,各药剂处理667m2兑水40kg。施药时,各处理菜瓜长势均匀,霜霉病普遍发病。试验期间气温较高,6月27~29日以晴好多云天气为主,6月30日下午5时开始降雨,7月1~2日雨量较多,7月3~4日阵雨天气,雨量较少。

1.3 调查统计方法

每个小区随机选定5根枝蔓,每枝蔓由嫩头向根部连续选5张展平叶,合计25张叶片。喷药前调查各处理区和对照区的霜霉病病情基数,喷药后7d调查病害扩展情况,以每片叶上的病斑面积占整张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计算病情增长率和校正防效。施药后1d、3d、7d观察菜瓜生长情况,看有无异常反应。在调查霜霉病的同时观察各小区白粉病发生情况,评估防治效果。药后7d调查各处理蜘蛛、瓢虫等非靶标生物的发生情况。

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面积的5%~10%;5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面积的10%~20%;7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面积的20%~50%;9级-病斑面积占整张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病情指数增长率(%)=[(药后7d病情指数-用药前病情指数)/用药前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1-用药前清水对照病情指数×药后7d各药剂处理病情指数/(用药后7d清水对照病情指数×用药前各药剂处理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对菜瓜霜霉病的病叶率校正防效分别为52.54%、41.68%和37.14%,三者防效差异不显著;100g/L氰霜唑悬浮剂对菜瓜霜霉病病叶率的校正防效仅为6.66%,防治效果不明显,且与上述3个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g/L氰霜唑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对菜瓜霜霉病病情指数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0.95%、69.75%、69.63%和61.96%,防效较好,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2.2 安全性

经药后1d、3d、7d田间观察,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g/L氰霜唑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在试验剂量下各小区菜瓜生长正常,未见药害症状。由于各处理植株上蜘蛛、瓢虫等其它非靶标生物均较少,未明显发现各参试药剂对非靶标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2.3 对其它病害的兼治效果

试验期间菜瓜白粉病发生较重,用药后7d调查发现,36%硝苯菌酯乳油、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菜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0%、60%和55%,有很好的兼治作用,100g/L氰霜唑悬浮剂对菜瓜白粉病的防效在30%以下。

3 小结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被登记用于黄瓜等瓜类作物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氰霜唑被登记用于黄瓜等作物霜霉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上述3种药剂是市场上防治霜霉病的主要药剂。硝苯菌酯目前仅被登记用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对黄瓜、西瓜、甜瓜等瓜类及葡萄、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7~12],对霜霉病的兼治效果未见报道,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硝苯菌酯对霜霉病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1)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g/L氰霜唑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在试验剂量下,对菜瓜生长无异常影响,对蜘蛛等有益生物未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2)用药后7d,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g/L氰霜唑悬浮剂对菜瓜霜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0%左右,36%硝苯菌酯乳油的病指防效在60%左右;同时,在白粉病病情急剧扩展的条件下,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g/L氰霜唑悬浮剂、36%硝苯菌酯乳油在试验剂量下对菜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生产上可交替使用上述药剂防治菜瓜霜霉病,在菜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及时施药。由于试验时间处于梅雨季节,降雨较多,菜瓜白粉病、霜霉病病情发展较快,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1] 张德纯.菜瓜[J].中国蔬菜,2008(9):63.

[2] 刘乐承,叶云霞.不同浓度GA3、IAA、6-BA对菜瓜种子发芽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8(9):229~232.

[3] 陈德章.菜瓜病毒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试验[J].上海蔬菜,2007(4):63~64.

[4] 姚协丰,徐锦华,李苹芳,等.菜瓜蔓枯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比较[J].中国瓜菜,2017,30(2):11~14.

[5] 任钢,杨君丽.三种药剂防治菜瓜灰霉病相关技术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1999(3):7~8.

[6] 赵谦.日光温室菜瓜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6(增1):38.

[7] 张皛,陈金龙,黄亚川,等.硝苯菌酯等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J].现代农药,2015,14(2):55~56.

[8] 杨海燕,吴梅,侯耀国,等.36%硝苯菌酯乳油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应用效果[J].上海农业科技,2015(1):128,141.

[9] 潘维军,杨国庆,倪伟蓉,等.硝苯菌酯对早熟西瓜白粉病的防效[J].中国农技推广,2016,32(7):67~68,46.

[10] 孙雪钢,阮赞誉,陆志杰,等.36%硝苯菌酯乳油对甜瓜白粉病防效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5(5):137.

[11] 塔力木·再那力别克,吉别克,付文君.36%硝苯菌酯乳油防治葡萄白粉病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59~160.

[12] 张红杰,卢海博,刘晓婷,等.硝苯菌酯乳油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评价[J].农业与技术,2016,36(5):1~2,10.

猜你喜欢

嘧菌吡唑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联吡唑含能化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多吡唑胺与金属络合的研究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