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新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

2018-08-15狄文伟

上海蔬菜 2018年1期
关键词:阜新市有机肥秸秆

狄文伟

(辽宁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即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或寻求总量平衡、数量满足,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过去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解决供给不足,现在更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过去主要着力于生产结构调整,现在更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调整,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过去主要着眼生产力范畴,现在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求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大宗农产品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要突出特色优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守三条底线——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2 阜新市农业生产现状

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阜新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87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34万hm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82万hm2、蔬菜播种面积1.91万hm2。2016年阜新市粮食总产量205.4万t,较上年增加64.1万t,增长45.4%,其中玉米产量188.3万t、比上年增长42.1%,高粱产量3.8万t、比上年增长192.3%,大豆产量2.8万t、比上年增长115.4%;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产量31.5万t、较上年增长111.4%,蔬菜产量68.5万t、较上年下降34.1%,水果产量36.0万t、较上年下降1.4%。

3 阜新市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内涵与路径

3.1 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

优质农产品一般是指无污染、口感好、营养丰富的农产品。阜新地区工业企业少,且多集中于近城区,大片土地未受工业污染,加上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优质的地下水等优越自然资源,生产出的果蔬粮薯等农产品品质较好,但在总量上仍短缺,没有形成规模品牌效应。一些农业企业、合作社仍只追求产量,忽视品质,生产中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使用量不足,过多地使用化肥,造成优质农产品普通化,经济效益较差。由于一些相关部门疏于监管,种植户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淡薄,部分种植户基本不按使用说明施用农药、化肥,甚至某些果蔬种植户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改革的内涵与路径:(1)政府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以阜新市现有种植结构为基础,帮助农业企业、合作社建立品牌,让优质农产品形成规模。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加强监管、媒体宣传、对外推介等。(2)加大新品种引进、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农产品品质检测力度。(3)严禁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建立农药销售备案与购买许可制度,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果蔬生产环节。

3.2 农业污染问题急待解决

阜新地区农业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焚烧秸秆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1)化肥污染:阜新市201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2.8万hm2,施用化肥约16.2万t,肥料利用率按30%计算,每年超过10万t化肥进入周围环境。(2)农药污染:阜新市应用于农作物的农药种类有有机磷类、菊酯类、多聚灵、乙草胺等,从农药利用率分析,大部分(70%~80%)农药会进入环境中[1~2]。2014年阜新市农药用量约500t,按30%利用率计算,约350t农药进入环境中污染水和土壤。(3)焚烧秸秆污染:根据《2013年阜新市统计年鉴》测算,2013年阜新市秸秆产量约416万t,至少有40%的秸秆通过燃烧消耗,相当于燃烧85万t煤炭,产生二氧化碳约524万t、一氧化碳47万t、氮氧化合物5324.8t。(4)畜禽粪便污染:阜新市是畜牧业大市,2015年全年出栏生猪557万头、牛71.6万头、羊472万头、禽9375万只,年产生畜禽粪便2000多万t,禽畜粪便严重污染了养殖场周边环境[3]。

改革的内涵与路径:(1)通过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在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力争在3~5年内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2)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积极培育中小型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将粪便处理机械、有机肥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加大以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使相关机器小型化、方便化,让更多的农业种植者有能力购买有机肥加工生产机器,以降低有机肥使用成本。此法一举多得,既可处理大量的畜禽粪便、秸秆,增加农田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又可优化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3)综合利用秸秆。近年来,阜新市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据了解,全市玉米机械化采收率超过40%,其中大部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2014年全市秸秆还田面积13.56万hm2,年消耗秸秆93.95万t;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食用菌废弃料又可生产有机肥[1~2,4],目前全市食用菌产量3万t,年消耗秸秆超过3万t;2010年以来,阜新市大力推广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将秸秆应用于设施果蔬生产,平均每年推广面积100hm2以上,年消耗秸秆0.5万t[3]。

3.3 农业生产信用与消费信任问题突现

农业信用问题主要指以下几方面。(1)生产方面的信用问题:包括产销合同与产品质量两个方面。产销合同信用问题主要是指当农产品市场价高于约定收购价时农民不遵守事先签订的合同,或者当市场价低于约定收购价时农产品收购商违背合约;产品质量信用问题是指农产品生产者或零售商以次充好,将普通产品,甚至是不安全的产品标示为高质量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2)消费方面的信任问题:受农产品本身的特点(安全与营养方面基本无法从外观上鉴别)及消费者对农业知识了解的局限性,加上某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造成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普遍担忧;另外,有些新闻媒体不了解农业相关知识,为博取眼球报道一些不实内容,如西瓜有艾滋病毒、甜玉米全是转基因产品等,使普通大众加深了对一些农产品的恐惧感。

改革的内涵与路径:(1)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对违规违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曝光、惩罚,让普通大众感受到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2)选用抗病品种,采用物理与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推广标准化、科学化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3)做好农业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可将农产品销售与科普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消费者对当地农产品的信任。(4)加大对失信农户、经纪人、合作社、企业的惩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3.4 农业服务体系有待加强

农业服务体系包括科技服务、产品销售途径与平台的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等。阜新市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阜蒙县、彰武县,两县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设施农业生产为例,农民利用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蔬菜,大部分农户效益较好,但仍有一些农户出现亏损。

改革的内涵与路径:(1)支持建立有示范作用的农业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与新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试验示范,针对当地种植作物种类合理安排茬口,推行标准化种植模式;科学防治病虫害、合理用药、配方施肥;对于技术薄弱的果蔬种植区,加强技术支持,避免农户因为技术不过关而赔钱。(2)搭建农产品经纪人交流平台,建立经纪人信息库,逐步扩大经纪人队伍,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让农产品能及时适价出售。(3)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质量检测,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帮助企业、合作社建立品牌、树立信誉。

[1] 王丽维.阜新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35(5):53~55.

[2] 石岩.阜新地区农业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3):41.

[3] 狄文伟.阜新市循环农业工作现状与发展建议[J].上海蔬菜,2016(5):21.

[4] 马永波.阜新市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取得成效[J].新农业,2015(6):54.

猜你喜欢

阜新市有机肥秸秆
奇妙的音乐盒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基于阜新市水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