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8-08-15邵巧丽涂丽丽
邵巧丽 涂丽丽
手术室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部门,手术室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抢救,手术室存在比较高的风险性,手术室相关护理工作的操作相对比较多、技术要求比较高等,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如果防范意识不强,则非常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本文在开展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前和之后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患者各抽选40例,评估将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实施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希望为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以及支持。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未采取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前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收入参照组资料,男女之比23∶17,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2.59±4.76)岁;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取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之后在本院行临床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收入实验组资料,男女之比22∶18,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55±4.74)岁。分析并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手术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或其患者家属在术前将手术知情同意书进行签字确认,得到医学伦理会相关工作人员的审批。
1.2 方法
参照组手术患者未采取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仅做好常规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予以患者用药指导等。实验组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1)构建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小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有可能具有的风险及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对应护理干预方法。(2)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信息严格核对,认真做好急救仪器、手术器械等准备工作,术中对手术器开展严格核对,术后对手术器械实施严格而认真的查对等。(3)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使护理工作人员充分掌握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相关自查模式的内容,加强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度。(4)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相关自查意识进一步加强,将规范的相关自查制度制定,并使护理工作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自查制度开展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严密关注和统计参照组及实验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2)参照组及实验组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手术患者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版本开展检验以及研究分析,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表示为例数(n)或率(%)的形式,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并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
参照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和实验组手术患者对应统计值开展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并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
参照组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和实验组手术患者对应统计值开展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手术室出现意外事件及风险事件的环节相对比较多,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后会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2-5]。常规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减少,不过无法从根源上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明显增强[6-8]。
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是手术室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分析和总结潜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执行及时排查并开展对应干预实施积极防范,将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明显提升,促使手术室相关护理内容更加规范化,并将手术室相关护理工作人员护理风险的自查意识明显加强[9-11]。本文得到的数值结果展现,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对比于实验组患者对应统计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对比于实验组患者对应统计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曲英,徐月娥,叶新兰等[12]相关研究资料中呈现,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合计率是8.0%,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合计率是18.0%,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相关评分数值和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曲英,徐月娥,叶新兰等相关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呈现部分相似性,体现本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同时展示出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得到良好应用效果。
表1 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意外事件总计率分析并对比
表2 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合计率分析并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