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医学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隐患的研究及对策

2018-08-15王金凤

关键词:老年医学住院护士

冯 淼,吴 竑,王金凤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老年医学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其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等,严重影响其安全。对于这一高危群体,分析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9月入住老年医学科的老年患者300例,其中男160例,女140例;年龄60~103岁,平均年龄78.8岁。住院时间10~40天。老年患者经常发病隐匿并大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其中首要诊断为多发脑梗死140例,冠心病30例,高血压70例,心肌梗死20例,肺部感染40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临床资料全部完整;(3)普通病房老年患者。

2 讨 论

2.1 影响患者的安全因素

2.1.1 意外事件。①跌倒或坠床:超过65岁以上老年患者有1/3有跌倒史,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风险也逐步增加。危险因素包括:平衡失调及步态紊乱;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感觉功能因素;环境因素。②误吸:吞咽功能衰退,肠内营养使用不当。③误服: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对药物使用不当,漏服、误服,引起用药不当[2]。

2.1.2 客观因素。①住院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疾病复杂。②患者不易沟通,住院时间长。③病情变化快不易察觉。④护理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容易疏漏。

2.1.3 主观因素。老年患者不易沟通,合并症多,病情变化快,护理观察中容易疏漏,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沟通能力有限,不能和患者及家属有良好的沟通,对患者情况不了解,不能给予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1.4 健康教育不到位。入院时反复告诉患者各类不良事件的预防方法,但是有些老年患者仍不注意;有的给药时间不合理;有的饮食管理指导跟不上。

对策

2.2 评估患者

患者入院时,进行全面评估,应用BRANDEN量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VTE血栓评估表。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活动障碍,语言障碍,沟通障碍,神智不清,服用特殊药物,身体有管路的患者重点关注,必要时给予24要陪护。另外要做好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管理:患者易发生跌倒的区域包括厕所、洗漱间、病室设施等,易发生跌倒的时段包括中午、夜间、患者起床、下床活动、就餐等,我科针对以上情况特别进行患者及陪护人员安全隐患健康宣教,增加护士多巡视病房,增加护理员协助患者进出卫生间,帮助患者打饭,同时在存在安全隐患地点贴上醒目标识给与特别提示。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3 加强药物管理

按医嘱叮嘱按时按量服药,告知家属,实施监督管理。合理用药:降压药、降糖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催眠药合理使用,同时,用药后注意观察服药后反应,加强巡视,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4 关注患者出科检查活动

患者外出检查、转科时提前做好人员及物资准备,做好患者家属及陪检人员宣教,叮嘱患者外出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2.5 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操作是护理安全的基础[3]。加强对实习生带教,认真管理,防止差错发生。

2.6 加强沟通与宣教

执行护理安全措施的效果,取决于医患双方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工作中,护士要反复有效的进行护理安全措施防范宣教,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各项制度对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进行讲解,取得他们的认可和理解,并得到支持,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配合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安全隐患发生。

2.7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护理工作需要护士付出极大的耐心、细心,同时需要护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工作中需要面对不同个体、各种复杂疾病,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欠缺和漏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流程[4]。

结论

3 结 语

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是医院护理安全的必要条件[5]。老年医学科将护理安全管理放在重中之重,从监理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士专业水平入手,注重护士操作水平,重视细节管理,积极发现安全隐患努力排除,通过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员以及病房设施的管理,构建起了更加安全的住院环境,从而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安全。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住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妈妈住院了
最美护士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最美护士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实用老年医学》稿约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