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2018-08-15孟大会
孟大会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三科,安徽 滁州 239000)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病种,主要表现为:持续病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病情不断发展,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休克等,随时威胁生命安全[1]。然而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特选取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女29例,男34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4.81±2.06)岁;对照组女30例,男3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5.92±2.16)岁。入院后,均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经心电图检查、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测,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做好基础护理、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心理方面。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的特征,加之发病时患者伴有强烈持续的疼痛感,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表现出紧张、焦虑、烦躁等,所以,护理人员要多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耐心为其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多给患者安慰和鼓励,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2)基础方面。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治疗环境,将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最佳,保持病房空气流通。还要限制探视人数,避免影响患者的休息。(3)生理方面。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况等,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医生并协助尽快处理。因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故在护理时,应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软枕垫在背部,并适当为患者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2]。(4)疼痛方面。患者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增加生理和心理负担,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疼痛程度,给予疼痛护理,必要情况下可适当给予镇痛药、以缓解疼痛程度,消除治疗期间的不安、抑郁、紧张等情绪。(5)饮食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3天,应以流食为主,适当给予少量蔬菜,水果汁,注意进食总量约1000~1500 mL/24 h,建议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时补充维生素,并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热过冷食物,以免引起心律失常。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卧床时间、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焦虑状态、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进行观察,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卧床递减、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焦虑状态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卧床时间为(3.03±2.03)天、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96.38±4.18)分、焦虑状态为(32.05±2.11)分、住院时间为(21.08±1.38)天;对照组卧床天数为(5.15±2.01)天、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73.1 3±4.15)分、焦虑状态为(46.28±2.16)分、住院时间为(29.64±1.34)天。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42例,满意20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8.41%;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满意30例,不满意13例,护理满意度为7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3]。该病发病突然,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意义重大。当前治疗该病时,按照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的原则,提高治疗效果。但总结发现,患者易出现各类并发症,所以,加强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关键。实验对比探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其中后一种干预方法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该方案是在调节好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加强病情监测,同时进行疼痛干预,饮食干预等,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度。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卧床天数、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焦虑状态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大大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