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与细节
2018-08-15张春华
张春华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滨教育中心 天津 300000)
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而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高低。特别是基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日趋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各所学校要想全面实现自身的育人价值,就不能忽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探究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及细节,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加强安全意识及理论教育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要想从源头处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有效规避,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科学化的安全意识培养以及理论教育,这是安全保卫工作得以持续、高质推进的基础所在。特别是针对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善,思想意识还不成熟,并且缺乏较为充沛的社会经验,因而很难准确辨别外界不同事物的优劣,并且不具备较高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极易在其他因素的引导下成为安全隐患的“导火索”。无论是校园内各种违规用电、用火事件,还是社会上不法分子对其的哄骗与诱导,亦或是在校园内及其周边对出行交通安全的忽视,都直观的体现了这一群体十分匮乏的安全意识以及较低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基于此,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这一群体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培育,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首先,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各行政人员应当充分发掘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细节要素,并对其中所蕴含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分析与高效利用,从而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安全理论,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例如,许多学生在上下楼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推搡、追逐、跑跳的现象,或者是在校内随意丢弃杂物、尖锐物品,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所以在开展安全教育保卫工作的过程中,有关主体可以从类似小事入手,引导同学们防患于未然,从源头处实现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有效规避。
其次,安全课的有效开设也是安全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从未接触过较为系统的安全培训,因而也很难准确辨认并且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风险,这就给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基于此,学校可以基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点,有针对的的开设安全课程,并且确保课程内容、课程进度以及教学方法可以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有机契合。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的黑板报、“安全意识培育”主题演讲等,充分激发广大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节假日到来之际,或者是新学期伊始,学校应当有针对性的强化安全教育保卫工作,并且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最终构建起家校一体的安全教育机制。
最后,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育学生安全意识与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的过程中,许多主体容易陷入单向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的怪圈。如此一来,不仅很难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辨别力、实践力,久而久之还会使其产生倦怠甚至于厌烦心理,实际安全教育保卫工作的开展价值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关主体应当认识到安全教育包含但不局限于理论指导,而是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产物。基于此,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文化橱窗、广播宣传、主题班会、选修课程等形式,加大对于基础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其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技能培育活动,可以借助于防火演练、交通事故模拟等方式,提升广大同学们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自救自护能力,助力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二、引导学生远离不安全因素
学校作为一个人群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且学生并不具备较高的责任感以及自我防护与救助能力,因而学校必须充分彰显自身的育人价值,引导并指导广大学生远离生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具体来说,首先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可以逐步具备较高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处理以及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且可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各种课内外活动中来,尽量避免接触到不安全因素。
其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要求学校领导者加大重视力度,定期开展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具体来说,学校应当组织全体教职工定期学习国家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各校内部的《安全教育保卫工作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培养教职工这一育人群体的安全意识,并且使其具备较高的安全技能水平,为其安全教育教学保卫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校内生活、学习要素,及时消除其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为安全教育与防范保卫工作的推进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后,针对学校周边高发的交通事故,学校应当在其周边道路上设置完善的、醒目的警告、限速、让行标识,或者是采用施划人行横道线、架设人行天桥的方式,为广大学生的上学、放学营造安全的外部环境,助力其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安全管理保卫工作的开展,必须做到以预防为主,即我们所说的防患于未然。因而实际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于一套完善、科学且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需要各所学校成立起专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且由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统筹各年级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其他行政人员,为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其次,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且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机制,一方面以制度的形式明晰安全管理保卫工作开展的具体流程、质量标准以及细节要求,并且建立起涵盖政教处、总务处以及教导处的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架构,避免出现无人问津的空白局面。另一方面,还应当将管理工作开展的责任落实到个体身上,即要对安全保卫工作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划分,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不同责任人的权限与职责,避免出现权责的重复或者是缺失,进而确保安全管理细节性要求的落实。
最后,安全管理保卫工作的有序、高质推进,始终不能脱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因此,各学校应当加大对全体教职工的理论宣传与技能培训力度,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教育能力,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培训活动,例如全体教职工安全教育大会、安全大讲堂等,使其可以接触到该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前沿知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安全素养、管理能力、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安全教育保卫工作的开展需要。另一方面,在人员管理层面可以推行岗位责任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既要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权限与职责,同时也应当科学评价不同主体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且给予表现较好的人员以一定的奖励,从而在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开展全过程中营造起良好的竞争氛围,助力良好、安全、和谐校园环境的有效营造。
四、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
实践证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同样也离不开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与保障。基于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各所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其内部的软、硬件设施,为广大学生的健康、高效成长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重视操场、食堂、活动室、教室等公共区域的建设与完善力度,在校内设置覆盖全面的监控点以及防火设备,并且配备专人对其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学生可以安全的生活与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校内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灾害应对、消防安全等内容的主题讲座,或者是邀请公安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指导,其内容可以涵盖法制安全教育报告队、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知识、消防安全自救常识讲座等,从而在学校内部营造起良好的安全学习氛围,助力广大师生安全意识的有效培养,并且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助力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总而言之,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而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广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高低。特别是基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日趋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各所学校要想全面实现自身的育人价值,就不能忽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将这一工作开展的细节性要求落到实处。基于此,各所学校应当从加强安全意识及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远离不安全因素、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安全管理保卫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为广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