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探究*
2018-08-15李尔宝
李尔宝
(甘肃省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甘肃 会宁 730700)
目前,中职院校为了做好思想德育教育工作,应充分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之后,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于思想道德教育中,从而考虑学生的感受,教育时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多关心,及时发现学生情绪低落等问题,进而耐心地引导,同时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积极改正错误,以改掉坏毛病,促进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得道德素养,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一、多关心多鼓励学生
当前,中职院校应根据素质教育体制提出的要求,更新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并创新教育方法,促使教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以学生为本,全面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教育过程中端着态度,以温和的语气指出学生犯的错误,同时通过讲解事例渗透德育教育,并且教师应认识到一味地讲解大道理,学生容易烦躁,进而产生叛逆心理,难以提升教育效果。因此,为了转变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以及纠正不规范的行为,教师在教育时应针对犯错的学生,循序渐进进行教导,还应多关心全体学生,尤其是班级里的学困生,更应该多关注多鼓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提高其主动性,有效增强学生得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中积极向上,始终充满正能量。由此可知,思想德育教育中教师多关心多表扬学生,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能够感化学生,促使全体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积极改正不足之处,有效提高学生行为举止的规范性,可见,运用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方法,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1]。
二、教育中一视同仁
过去,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忽视公平对待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心理不平衡,产生不满情绪,在此种情况下,很难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导致学生不接受教育,并开始自暴自弃,不积极学习,不主动改正错误。为了改变这一教育现状,教师应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经验,在教育中对待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做到不袒护不偏袒,使学生内心平衡,消除不良的情绪,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教师的教导,能够听进去,学生在教师教育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变自私的性格,从而更加懂得与同学相互合作、互帮互助,促进学生品行端正、行为举止文明、有礼貌。因此,要想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以公平之心面对所有学生,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转变错误的思想,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使学生不再患得患失,不仅端正学生得学习态度,还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2]。
三、耐心教育学生
由于不同学生犯的错误有所不同,教师针对犯错的学生,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耐心对待,如果急于改正学生的缺点就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不承认错误,总是认为自己没有犯错,出现狡辩的情况,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叛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耐心对待,主要体现出耐心教导方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改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改坏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上不随意说话,做到举手发言,以及不打断他人发言,懂得尊重他人,教师在教育时倾之耐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高学生道德品质,进而使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和毛病时,不仅仅要及时纠正,还应耐心对待所有学生,这样才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可见,教育中付出耐心的重要性[3]。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责任感、培养爱心、回报社会等等。因此,中职院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奉献爱心的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学生和灾区捐款,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使学生意识到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学习环境恶劣,每天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学校,感受到贫困山区的学生需要帮助,积极奉献爱心。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充当志愿者,到敬老院义务打扫,或者引导学生开展“助残”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提供帮助,在不同活动中学生有所感悟和收获,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并促进学生乐于助人,同时用自身的行动带动其他同学用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可见,开展不同的公益活动,有诸多益处,主要包括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责任感,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十分有利。
综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想促进学生明辨是非、行为规范,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并耐心对待学生,不急不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改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可见,落实有效的教育策略,势必会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