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听障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之我见

2018-08-15

新一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用工听力障碍

徐 琼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残疾人学到知识技能,走上工作岗位,最终实现稳定就业,自食其力的回归主流社会。中职听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导致了其就业后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弊端,让用工单位对听障人就业满意度不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以班主任工作为基础,探索并提出一套“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观点,并整理和实践了一些具体的养成策略,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和可以推广的价值。

一、听力障碍学生职业心理分析

听力障碍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长期处于一种与社会分离的状态,他们的认知、适应等各方面能力较正常人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听力障碍学生在未来就业时,会存在以下障碍:

(一)认知水平。中专阶段的听力障碍学生,多数年龄为十七八岁。作为正常人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的认知能力已经达到成人水平。由于作者曾经从事过十多年的初等教育,通过对比发现:听力障碍学生的认知水平,仅相当于小学3、4年级孩子的水平。种种表现,体现了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欠佳,进入社会,难以适应社会的规矩和管理。

(二)沟通问题。沟通问题是听障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最大障碍。听障学生与外界交流的两种方法手语和文字。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手语是多数健全人是不懂的,因此无法沟通;其次,文字书面交流,通过接触发现,听障学生的识字量,仅有小学2、3年级孩子的水平,且听障学生语言顺序与健听人的顺序是完全不一致的,多数健全人都无法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三)心理障碍。由于听障学生长期处在,半封闭的状态,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1、面对繁杂的社会,敏感多疑,但真实性格却是单纯无知。2、面对辛苦劳作,产生惰性,长久以来的,生活、学习习惯造成。3、面对批评指责,不知道如何解决,容易采用极端方式。

二、应对问题的策略研究

(一)个人素质提升教育为基础

1.重新构建听障学生的认知体系。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行为习惯、道德规范、认知标准,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进入社会,都在进行不断的教育,长久以来的教育。但是对于听障学生而言,这一块内容是有欠缺的,重新构建听障学生的认知体系。通过反复的德育教育,让听障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对于孩子本身,以及社会而言,都是受益匪浅的。

2.增进语言文字沟通能力的教育。在全民提倡学好语文的这个大环境下,对于听障学生,更应该加大语文教学的力度。以小学语文的知识为主,加大识字量,强调语序的正确性。因为听障人最终是要进入社会,而不是和少部分特殊教育工作者在一起,因此,学好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正确的语言顺序,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3.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教育做保障。对于心理问题而言,特殊教育学校应开设相应的课程,如,心理健康、职业素养、劳动教育等课程,对听障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道德觉悟。

(二)教育跟踪服务体系和办学理念的创新

1.健全家校共育模式。对于残疾人的家庭,而言,学校和社会,应该开设相应的家长课堂,让这部分家长,能够端正心态,正确看待孩子的残缺,能够学习到,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能够积极的帮助孩子,融入到健全人的世界,融入社会。

2.推进校企共育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学校同样是一个生产线,我们的“产品”就是学生。要生产好一个(批)适销对路的产品,需要学校对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是对用工单位用工需求的调查了解,准确的定位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开设《劳动素养》课程,提升基础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逐步接触、并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快乐,感受真实的生产、劳动过程。和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必须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要追踪、要服务。

三、以素质养成为目标的具体实践

作者身为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担任听障学生的班主任。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既定策略为理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体实践:

(一)思想教育抓住根源。通过班会,常规管理,日常交流等方式,对听力障碍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内容涵盖: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具体的行为习惯要求、生活习惯要求、学习习惯要求,教育的方式,采用少量多次,即:每次只教育一个方面,反复进行教育,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二)行动实践找到落脚。要将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从行为上进行管理。首先,通过学校的常规管理,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如:要求学生按时参加早操,课间操,并进行突击检查;其次,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如,每逢班级比赛,要求每一位同学必须参与,鼓励学生团结,互相帮助;再次,提高学生对“美”的要求,提倡:纪律美、团结美(有道德),行为美、语言美(有礼貌),课堂美,成绩美,(爱学习),自己美、教室美、宿舍美(讲卫生);最后,严格监管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除了思想教育,学习是每一位在校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学好知识,除了掌握技能外,还能让听障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这一过程,有助于孩子未来,对工作重要性的认可。

(三)校企共育发挥效用。中职学生区别于普教学生,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将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尽早适应社会有助于学生将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在校期间,尽可能的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社团活动、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等。

四、基于数据样本的绩效分析

(一)淘宝网店定向运维“云服务”体系项目。我校与淘宝大学云南分支机构的合作,经过近3年的尝试、跟踪后发现,残疾人(特别是聋人)在这一行业稳定就业的人数很少,究其原因是居家就业、远程的模式让聋人缺少了交流和归属感。

(二)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企合作。我校与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项目的生产和工作环境特别适合残疾人集中就业;其特点是:工作岗位长期、稳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和层次化就业的特征,一个群体当中,大多数人是从事基础、繁复的工作的,成为大师的是少其中优秀的少数人。

(三)木材加工及复合门生产制造产业。我校与昆明森博门业有限公司,这个企业就业的学生是上手较快、适应较好的;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就业者的幸福感、归属感是较强的;而且,企业的持续、增量的用工需求也是比较稳定。从这个案例我们分析:正是由于残疾人相对集中就业增强了其归属感和凝聚力,也达到了稳定员工团队的目的。

(四)黑陶—景泰蓝金丝彩沙工艺品研发。我校与昆明司牧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产品的生产促进就业岗位的开发;通过量产、规模化生产引导企业更多的用工,实现“群聚”模式就业。由于有教师和教学技术资源的介入,以及教师德育团队后继服务的跟进,其用工又体现出“群聚”模式的泛化性,突出多层次就业的优势,整体就业效果是比较好的。

五、获得的经验小结

为提升听力障碍学生的就业综合水平,从基础的认知策略入手,养成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德育教育为首要目标,以具体的劳动实践、项目实践为抓手;养成听障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实现听障学生职业素质达到用工单位需求,满足基本的就业素质。这是一套有效的方法手段,今后可以继续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实践,进一步挖掘更加有利的策略方法。

猜你喜欢

用工听力障碍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跨越障碍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