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契丹四时捺钵研究中图像资料的运用

2018-08-15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契丹壁画

张 敏

有关契丹四时捺钵的史料既包括文献资料,也包括图像资料,对图像资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合理地进行运用,对于我们研究契丹四时捺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重视图像资料

我们在对契丹四时捺钵进行研究的时候,往往文献史料运用较多,而图像资料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图像资料本身就比较少,且比较零散。但是,图像资料相对于文献资料来说,具有更加直观的意义,“尽管文本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图像本身却是认识过去文化中的宗教和政治生活视觉表象之力量的最佳向导。……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1,p9]。而且,“图像所提供的有关过去的证词有真正地价值,可以与文字档案提供的证词相互补充和印证”[1,p265]。另外,图像资料具有文献资料所没有的价值,即直观性和形象性。“图像证据的一项特殊优势在于它们能迅速而清楚地从细节方面交代复杂的过程。”[1,p109]

以辽圣宗庆陵中室所绘的壁画“四季山水图”为例。“四季山水图”是以四季的动植物及其活动为主题的大型画作,其中寓意很多学者都做了考证论述。张鹏在《辽代庆东陵壁画研究》中,以文献资料记载为依托,由点及面,详细考证,提出该壁画表现的是契丹的四时捺钵[2]。据此,在重新审视契丹四时捺钵活动时,对比辽庆陵的“四季山水图”,可以得出更加直观的认识。比如春图中的沙岗、杏花水禽、湖泊,周围的环境情况,夏图中的草丰鹿多,秋图中的巨岩崖石、嶙峋怪石、大雁南飞,冬图中的落叶木与群鹿等,这些在文献资料中多少都有所涉及,但是图像的出现,使我们对相应的文献资料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可以更加生动地去想象其中的场景。

库伦辽墓壁画也是如此。库伦辽墓墓道所绘壁画,很多都颇具契丹特色。如车骑驼帐、群牧马具、鹰鹘犬类、走兽飞禽等,这些图像的出现,与契丹四时捺钵不无关系。张鹏指出:

库伦辽墓墓道壁画中的具有契丹风俗特色的图像,是契丹四时游牧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群牧与马具是契丹民族具有特色的畜牧生产方式与先进的制造业的表现,鹰鹘犬类是契丹获取猎物的最佳伙伴,尤其海东青堪称契丹民族的标志,是在其他民族的艺术作品中少见的形象,野兽出没的山林更是契丹民族长期生息与共的环境。这所有的图像都围绕着契丹民族建辽以后政治和经济的特有模式——四时捺钵。[3]

对照图像,我们对契丹四时捺钵中的交通工具、活动情况也会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

再如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勿拉苏木白音罕山辽墓壁画中的《擎鹰图》,画面中两名契丹侍从,右臂各架着一只海东青。关于海东青,史料记载颇多,诸如《三朝北盟会编》《东都事略》《析津志》《三才图会》《山堂肆考》《草木子》等文献史籍都有颇为详细的记载。我们从中也得知,海东青“俊异绝伦”“小而俊键”,但仅凭文字的记载,并不足以让我们产生出生动的感受,而海东青在《擎鹰图》中的亮相,无疑让我们对这种生物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尖利的爪、犀利的眼神以及那种傲然的精神气,透过纸张,让人过目不忘。这些都是文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此外,契丹画家萧瀜的《混同江钩鱼曲宴图》描绘的是春捺钵时的情景,《秋原讲武图》则对秋捺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从而更加直接的将春秋捺钵时的活动场面呈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说,重视契丹四时捺钵研究中的图像资料,对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具有重要的功用。

二、正确解读图像资料

要想了解图像中的信息,必须熟悉这一时期的文化历史。有关辽代社会各方面的图像中,狩猎图像相对较多,且比较突出,如辽代萧瀜和耶律题子的传世画作中,大部分都是有关这一方面的,如《雪碛晾鹰图》《海东青图》《习鹰图》《臂鹰图》《驯鹿图》《麋鹿图》《搜山图》《雪猎图》《夜猎图》《飞骑图》《射雉图》《较射图》《习马图》《调马图》等。这些图像,表面看来,主要是游猎题材的画作,但是,把这些画作放到契丹四时捺钵的文化背景下,就不难发现其中问题。

契丹四时捺钵活动中,狩猎活动贯穿始终。如春捺钵的主要活动之一便是捕鹅雁。对此,《辽史·营卫志》记载颇详细:

春捺钵:曰鸭子河泺。……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四面皆沙埚,多榆柳杏林。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于泺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时服,系玉束带,于上风望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鹘,拜受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剌鹅,取脑以饲鹘。救鹘人例赏银绢。[4,p373-374]

《契丹国志》亦载:

春捺钵时“国主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遶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国主皆佩金玉锥,号杀鹅杀鸭锥。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为乐。”[5]

《燕山丛录》亦载:

漷县西有延芳淀,大数顷,中饶荷芰,水鸟群集其中。辽时,每季春必来弋猎。打鼓惊天鹅飞起,纵海东青禽之,得一头鹅,左右皆呼万岁。[6]

夏捺钵,史料记载:

无常所,多在吐儿山。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四月中旬起牙帐,卜吉地为纳凉所,五月末旬、六月上旬至。居五旬。与北、南臣僚议国事,

暇日游猎。七月中旬乃去。[4,p374]

秋捺钵:

曰伏虎林。七月中旬自纳凉处起牙帐,入山射鹿及虎。……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谓之“舐碱鹿”,又名“呼鹿”[4,p374-375]。

冬捺钵时,辽帝“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兼受南宋及诸国礼贡”[4,p375]。

通过对契丹四时捺钵活动的记载不难看出,萧瀜和耶律题子的这些传世画作并非单纯的描绘鹰、鹿、马或者狩猎场景等,而是对契丹四时捺钵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如《雪碛晾鹰图》《海东青图》《臂鹰图》很明显的是与春捺钵时的海东青捕猎天鹅有关。对于这一观点,陈晓伟在其著述中表达如下:“辽金元时期各类出猎图并不是为了单纯描述狩猎场景,而是有着现实生活基础,蕴含着深厚的游牧政治文化。”[7,p33]

三、严谨考证图像资料

对于图像资料,并非拿来即可用于研究,因为大多数图像的制作,其初衷只是在艺术欣赏、宗教功用、政治宣扬等方面,而不是为了让后人用以做历史研究的材料。刘易斯·海恩曾说过:“虽然照片不会撒谎,但撒谎者却可能去拍照。”[1,p20]所以,我们在运用图像资料研究契丹四时捺钵的时候,必须与文献史料相结合,进行更加严谨的考证,从而对图像资料的可靠性进行判定。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学家需要图像学,但也必须超越它”[1,p51]。“史料考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1,p109]契丹四时捺钵中图像资料的运用亦是如此。

内蒙古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壁画《春季备猎图》[8]中,描绘了一人手擎海东青,另一人右侧挂扁鼓,扁鼓与海东青究竟是何用途?作者在创作画作的时候,是写实还是想象?这就需要我们用其他资料对之进行考证。

《辽史·地理志》记载:

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芡。国主春猎,卫士皆衣墨绿,各持连鎚、鹰食、刺鹅锥,列水次,相去五七步。上风击鼓,惊鹅稍离水面。国主亲放海东青鹘擒之。鹅坠,恐鹘力不胜,在列者以佩锥刺鹅,急取其脑饲鹘。得头鹅者,例赏银绢。[9]

由此可知,一人手擎海东青是为了放飞出去擒天鹅,另一人右侧挂扁鼓则与“上风击鼓”相印证。这也就证明了内蒙古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壁画《春季备猎图》的写实性,在对契丹捺钵进行研究的时候,这则图像资料便可以作为证据进行使用。

遍检契丹四时捺钵研究中的图像资料,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图像都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对捺钵研究具有很好的价值。陈晓伟在其著述中也提到,番族画作“具有较强的社会写实性”[7,p20]。“各类作品都与辽金元时期草原游猎生活息息相关,是政治生活的写生。”[7,p21]“具有历史叙事功能。”[7,p33]图像的这种历史叙事功能,可以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对于契丹四时捺钵的研究,意义重大。

四、深入研读图像资料

传达信息是图像的一个功能,除此之外,唤起情感和表达某种信念也是图像所能做到的,甚至图像所表达的内在文化精神更为重要。有关契丹四时捺钵的图像资料中,无一例外的都是矫健的雄鹰、生机勃勃的狩猎阵势、民族特色的车骑驼帐、马具马匹等,这些图像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无疑是契丹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与辽代契丹所遵循的信念紧密相扣。契丹建国后,虽然与汉族等民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也建立了五京、开设了科举制度、开始尊崇儒家文化等,从表面上看,似乎契丹族正在向着汉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实际上,契丹统治者一直注重本民族文化特性的保持。如对于捺钵活动的围猎一事,会同三年(940)九月,

侍中崔窮古言:“晋主闻陛下数游猎,意请节之。”上曰:“朕之畋猎,非徒从乐,所以练习武事也。”[10]

在面对质疑的时候,契丹统治者的回答很明显的体现出其坚持民族传统的信念。同时,四时捺钵图像也是最好的证明。捺钵图像不仅流传后世,且出现在庆东陵帝陵等墓葬之中,既是民族精神的真实流露,又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综上所述,记录契丹四时捺钵的图像资料,不仅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要正确地进行解读、严谨地进行考证、深入地进行挖掘,只有这样,才能使图像资料发挥最大的价值,与文献资料互相印证,进一步推动契丹四时捺钵的研究。

[1] 彼得·伯克.杨豫,译.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鹏.辽代庆东陵壁画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3):127-149.

[3] 张鹏.辽墓壁画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4:90.

[4] 脱脱.辽史(卷三二 营卫志中)[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三 渔猎时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26.

[6] 厉鹗.辽史拾遗(卷一七 表第一世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49.

[7] 陈晓伟.图像,文献与文化史:游牧政治的映像[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7.

[8] 孙建华编.内蒙古辽代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88.

[9] 脱脱.辽史(卷四十 地理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4:496.

[10] 脱脱.辽史(卷四 太宗)[M].北京:中华书局,1974:48.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契丹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北朝、隋唐壁画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浅议鹿与契丹社会
女真文——脱胎于契丹字和汉字而自成一格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表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