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肾同治在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2018-08-15李红梅宋钊锐

关键词:清肝头晕高血压病

杨 炼,许 滔*,李红梅,宋钊锐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高血压病在我国患病人数2012年统计已达2.7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1]显示高血压人群的患病率总体仍将呈现为上升趋势。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及全身微循环损伤,进一步加重或引发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严重威胁。女性更年期时由于在绝经前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减少,神经内分泌失调,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候群,如睡眠障碍、精神心理障碍。更年期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部分患者收缩压波动明显,舒张压正常,部分患者呈阵发性发作,随着血压波动伴发潮热汗出、心烦少寐、面红等症。本文通过临床上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辨证选用滋水清肝饮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病机

更年期高血压病作为女性更年期的常见多发病,症见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结合其症状特征,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脏躁”等,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肝郁化火证,女性更年期多处于女子七七之年,胞宫功能日渐衰退,由于经孕胎产,精血亏虚,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血不能滋养肝,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易受情志影响,肝疏泄不能,气滞郁而化火。

2 病案举例

张某,女,50岁,2018年2月初诊。主诉:阵发性头晕伴失眠多梦1+年。患者1年前发现血压升高,监测血压收缩压波动在140~160 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 mmHg之间,月经周期紊乱,时有推前,时有推后,量少色淡。近1年来血压升高时头晕,脸潮红,自觉发热,烦躁不安,自觉家人不够关心自己,常因家中琐事而和家人争吵,失眠梦多,夜醒不能寐,疲乏无力,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少,脉弦细数。考虑更年期高血压,诊为眩晕病,证属肝肾亏虚、肝郁化火证。治以滋补肝肾、疏肝泻火,拟方予滋水清肝饮加减:生地20 g,山茱萸15 g,山药15 g,女贞子20 g,百合20 g,茯神15 g,生、炒酸枣仁各15 g,柴胡10 g,栀子15 g,泽泻15 g,牡丹皮12 g,甘草6 g。上药水煎日一剂,分三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服用7剂后自觉头晕减少,血压仍偏高,继服上方7剂后头晕好转,睡眠明显改善,嘱其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娱乐活动,随访3月未复发。

按语:头晕常见于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病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更年期女性由于女性自身身体特点,历经经、孕、胎、产,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肝气郁结,气血不通,清窍失养,扰动心神则心烦失眠多梦;或遇情志失调,女子以肝为用,肝气郁久化火,清窍被扰,皆可发为眩晕。方中重用六味地黄丸以补益肝肾,佐以丹栀逍遥散以疏肝解郁清热,百合、女贞加强滋补阴血,茯神、枣仁之类安神,诸药合用,肝肾得养,肝气得舒,诸证自除。

3 讨 论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以肝肾亏虚,实以肝阳上亢,兼见痰瘀。滋水清肝饮[3]源于清·高鼓峰《医宗己任编·卷六·西塘感症》(上),其组方包含六味地黄丸与丹栀逍遥散的框架,主要治疗火燥生风证。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此在治疗肝肾阴虚、肝郁化火证效果明显。我们临床上在滋水清肝饮基础上针对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加大滋补肝肾安神用药剂量,取方中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肝肾之阴血,壮水以制肝阳,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降低促卵泡雌激素、升高雌二醇水平,进而调节了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4];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能够对自主神经系统进行干预,改善患者情绪状态[5],最终症状改善,血压控制。结合临床疾病谱的变化,诊治中应多元、多靶点思考,抓住临床主症,根据病机选用方药,并灵活加减,体现祖国医学辨证。

猜你喜欢

清肝头晕高血压病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滋水清肝饮运用举隅
梳走头晕
疏肝清肝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偏头痛从肝论治之临床探讨
自拟清肝利湿合剂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