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时政+”课堂教学
2018-08-15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王 昀
用课改理念反思课堂教学,通过“时政+”把“内容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构建思想政治“时政+”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能力,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
一、课前进行时政演讲,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
利用好课前5分钟,通过“时政演讲”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新闻播报活动,他们可以讲自己关心的反映社会热点的时政新闻。这有利于触动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因而都很认真倾听并能进行政治分析和政治评价。学生在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中,对新闻的讨论和思考中,更加了解中国国情,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不知不觉中受到启迪和教益,从而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提升了政治素养,获得普遍的政治认同。
二、课中利用“时政+”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公共参与意识
通过“时政+”课堂教学,利用时政热点背景,力求采取“问题”的方式呈现基本观点,即整合相关内容,借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落实培养自主、反思等政治学科思维品质。
比如,在执教有关国家财政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导入两会财政部长报告视频,围绕今年两会热词,“减税降费”“节用裕民,政府要过紧日子”等,设置问题:“减税降费:‘分享蛋糕’和‘做大蛋糕’两不误”,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这钱发到哪儿?怎么发才更到位?体现财政的什么作用?说明我国当前实施什么财政政策?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进行自我校正,自己归纳、总结。
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国家的经济政策,专业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通过“时政热点加方案探究”的主题活动,在分组展示、自学互学、激励评价等环节中以小见大,从直观到抽象,体会知识生成,提升思辨能力、实践能力,有效地掌握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公共参与意识。
三、创新“时政+”信息课外延伸,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时政征文”“时政演讲”“我与两会”等众多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课堂无法获得的东西,建立起时政信息生活化观念,认识到“时政与我息息相关”。
比如,可以通过“两会讲坛”,学习政府工作报告,跟同学共同写活动报告,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读。广受热议的“两会”不仅决定了当下我们国家的发展,也反映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一些看法和要求。“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在北京汇聚一堂,谈论和解决当下社会一些热议的话题和民生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度。
政治老师除了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体验类、探究类、实践类、服务类等社团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外,还可以配合学校开展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智慧校园相关活动,进而逐步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化为组织者、活动者、实践者,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
四、利用“时政+”拓展课程资源,提升学生政治情怀和公共参与能力
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时间有限,在课内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不向课外以及社会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素养。所以,利用“时政+”拓展课程资源,努力促进时政资源与教材资源的融合,以提升学生政治情怀和公共参与能力。
例如,通过阅读《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相关时事评论文章,畅谈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学生感悟到我国的民族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结合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思考:我国为什么要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这次活动,拓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对民族政策的认同感。再如,在教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课堂上电话采访我们学校两位赴西藏支教老师(我校2016年政治组商老师和数学组苏老师赴西藏昌都地区支教)。支教老师们介绍西藏民族教育政策以及他们一年多在西藏工作、生活的感受。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也深切地感悟到,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素养课堂,离不开培养的策略,通过时政把“内容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构建思想政治“时政+”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有理性、有担当的高素质公民,使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