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鲜活的地方史人物进入课堂
——从刘青霞与《辛亥革命》谈起
2018-08-15河南省开封市第七中学刘伟丽
●河南省开封市第七中学 刘伟丽
●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孙玉红
●河南省开封市第七中学 宋艳萍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应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下面,笔者就曾经教过的一节课来粗浅谈谈一点想法和建议。
在教学《辛亥革命》这节课的时候,我注意到在全国各省纷纷独立的时候,河南并没有独立。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原来河南也发生了中国同盟会的起义,可惜起义失败。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出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时河南的省会在开封,而这些就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开封。学生对教材中有关家乡的人和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对他们而言,这些历史人物和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与学生生长、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或就发生在这一片土地上,因而非常亲切。历史教育有时就是体验别人的生命历程。开封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历史上的名人也非常多。在接触这段历史的时候,一位女性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是我的老乡,而且她在开封的家距离我们学校又非常近。她就是与秋瑾齐名的辛亥女杰——刘青霞。但是世人对其却知之甚少,甚是可惜。我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了解了她的生平后又生出了很多感慨,并且有了把她的事迹和辛亥革命相结合的想法。
首先,我把她个人前期的经历作为材料,让学生来了解当时辛亥革命的背景。
刘青霞,1877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县蒋村,清两广巡抚马丕瑶之女。刘青霞本为“官二代”,嫁给了一个“富二代”,幸福的生活虽因为丈夫的去世而被终结,但是物质条件的丰裕并不妨碍她继续当“富太太”。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呢?
然后,我又提供了第二段材料。1907年为躲避刘家族人争产诉讼,刘青霞赴日。在日本,她“放足改装”,并且加入了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入会的誓言时时在她耳边萦绕。其间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秋瑾、鲁迅、张钟端等人。从局外人变成了革命者,并逐渐成长为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
而第三段史料则是为了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刘青霞曾自述:“省城运动起义,捐银一千六百两,满拟竭力多捐,屡因失败而止。”《尉氏县志》记述为“辛亥起义,河南运动独立,以促革命成功,(刘青霞)捐金万余”。为了救助河南起义被追捕的同志,她曾两次被捕入狱,均被其兄长马吉森、马吉樟设法营救。
中华民国的成立带给刘青霞的影响可见一斑。从这里入手我们继续学习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性质。
在本节课中,史料和图片的大量运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联系课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进一步传达了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将刘青霞的个人经历融入《辛亥革命》的教学,则收获了惊喜。学生对于历史学习表现了极大热情,且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在平常的备课中更加注重地方史的学习和融入,尤其是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砖一瓦皆有故事,历史名人也层出不穷。如果能够编出一本适合高中生的地方史教材岂不是更好?
关于将地方史融入教学,首先,教师应该考虑既不冲淡教学主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且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本节公开课中,随着刘青霞的出现,孙中山反而退居其次,这样的效果也不是我想要的。其次,地方史人物的出现,会弱化历史教材本身内容的学习,所以二者的结合要非常注意。在选择和甄别史料的时候,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能够大胆取舍,这样才不会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