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课堂 提升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点滴思考
2018-08-15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刘乔俊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刘乔俊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程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视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将理论观点的阐述融入生活主题当中,唯有促进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方能帮助学生快速吸收,继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务必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来获得感悟,进而在感悟过程中获得成长。
一、引入生活热点,升华政治认同
所谓政治认同,即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意识上的归属感。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高中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务必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如此方能在满足思想政治课程任务要求的同时促进高中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需求。但鉴于高中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相对较少,因而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就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了解政治生活的机会,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例如,在进行《政治生活》中《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一课教学时,教师便可结合“尼伯特”台风事件,为学生播放我国政府赴台救灾的视频。当学生看到我国政府为救灾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抢险救灾措施,并与群众一起重建家园等感人场面时,心中的情感亦能随之得以升华,进而促使学生的感性体验逐步上升到理性层面,继而深刻体会到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此教学,无须教师过多的赘述,便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理性精神
所谓理性精神,即对理性的追求与坚守,是人们在实践或思维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独立性、辩证性以及批判性的品质与特征。在理性精神的驱使下,人们在看待人、事、物方面表现得更加客观,进而也能全方位地观察事件的发生始末,由此做出最合理的判断。由此可见,所谓的理性精神,实则是政治认同达成与防患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正所谓问题产生于情境,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理性精神的重要手段。对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感性材料展开分析,以帮助学生逐步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层面,继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例如,在进行有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引用时下社会的热点材料。例如,2016年,我国河北唐山市发生了一起群众围堵肯德基门店事件。在该事件中,参与围堵的民众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即:你吃的是美国肯德基,丢的是老祖宗的脸。对此,市民赵大龙认为此举并不理性,市民应理性爱国,由此遭到了当地群众的殴打。围绕这一社会热点,教师亦可提问学生,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爱国行为”。之后,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并最终得出结论,并认为,与其违反法律闹事,不如理智地去思考,将爱国的理念、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此方为理性且务实有效的爱国方式。
三、引导生活体验,引领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指公民主动且有序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中,与国家一同承担起治理社会的重任,以维护公共利益并践行公共精神的行为。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公共参与意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公共参与知识。然而在实际的公共参与过程中,暴露出了情绪化、无序化等问题。对此,高中思想政治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平台,应有意识地将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体验的机会,如此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进而强化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例如,当进行“民主管理”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设计如下活动环节,即让学生走访居住小区周边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来了解村民自治的发展,进而了解到周边是如何实施民主管理的。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目的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此,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务必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唯有让学生真正具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方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