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时事新闻与高中历史教学

2018-08-15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事新闻教学质量知识点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刘 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新闻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不但适应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融合生活的要求,还能满足学生对时事新闻的需求。本文从时事新闻的含义和重要作用入手,具体分析时事新闻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时事新闻的含义及作用

1.时事新闻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多关注一些时政热点新闻,同时,教师也会以时事新闻为切入点进行历史问题的讲解。时事新闻主要指与国家相关的最近或正在进行活动的报道,还包括党、国家、社会团体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时事新闻主要与历史中的政治史实现了对接,与经济史和文化史关联较为薄弱,因此,时事新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时事新闻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问题,能够与历史教学实现全面对接。

2.时事新闻材料的作用。

(1)引用时事新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书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让高中生感兴趣的时事新闻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些关系人们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时事热点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雄安新区设立等问题都可以适当地引入教学中。此外,对于一些违背人们利益的问题也可以作为反面例子引入,将其与正面新闻作对比,突出正面影响的重要性。

(2)引用时事新闻,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是关于人文的学科,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时事新闻应用到教学中,能使学生通过对历史和时事新闻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历史问题的思考,并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讲“五四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当今5月4日这天社会各个阶层组织的纪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现在为什么要举办相关的纪念活动,进而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以及历史意义。

二、时事新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时事新闻材料的运用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引用时事新闻作为辅助教学材料时,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不能强行引入时事新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授课时都有一定的计划,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相关知识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在引用时事新闻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是否与所讲的内容存在关联等,以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此外,在引入时事新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引入内容的目的,只有明确引入时事材料内容的目的性,才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思维。

(2)适度性原则。

将时事新闻材料引入历史教学时还要遵守适度性原则,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引入的时事新闻材料要适量,不能过多,否则容易导致教学没有重点,当然也不能过少,否则不能发挥新闻的作用。此外,在引入时事新闻材料时,要以课本知识为主,时事新闻材料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内容,切不可颠倒主次关系,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时事新闻讲解过程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时,可以引入2015年英国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在部分公路上试运行,英国政府支出的1900万英镑中大部分为该项目的测试经费这一材料。通过这一材料引出人类的交通工具在不断进步,实现了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的重大突破,进而与要讲述的历史内容连接起来。此外,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强,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果教师一直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就会偏离课堂的主题,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有所侧重。

2.教学各环节中的具体运用。

(1)课堂导入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劳逸结合,在紧张的一节课后要进行合理的课外活动。当由课外活动进入上课状态时,学生很难做到立刻精力集中,这需要一个小小的适应过程。因此,大部分历史教师进入课堂后,很少会马上进入讲课模式,通常是利用一个导入环节将学生引入到自己将要讲的内容上。时事新闻要点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衔接过程,同时还能丰富时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讲解环节。

内容讲解是历史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但是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历史课堂不容易接受的内容所占百分比如下:历史理论知识尤其是历史相关概念占70%,历史史实占15%,历史评价部分占10%。由此可见,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对历史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时事新闻,引出要讲述的内容,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3)内容过渡环节。

过渡可以理解为事情的变化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中间的衔接,避免强行将两个不相关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多是相对独立的,一节历史课程可能包含多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有效地将不同内容与不同教学目的进行结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时事新闻,巧妙地实现过渡。

(4)情感升华环节。

新课标中对历史教学的情感教学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本知识进行解读,分析人物关系以及一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等,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的时事新闻引发学生深思,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思考,灵活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内容。同时,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融中,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实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这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形成历史价值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搜集和历史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并将其有效地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时事新闻教学质量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论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