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与历史有效教学的关系
2018-08-15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蔡国胜
●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 蔡国胜
随着核心素养的深入人心,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乡土历史正是新课改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把乡土历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掘广东乡土史与历史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提高了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乡土历史对历史有效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讲授涉及家乡的历史时,会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由于乡土历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因而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和训练。国内外的历史教学经验表明,教师进行乡土历史教学,能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教学活动,各种能力也会得到综合发展。
2.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学生对家乡非常熟悉,而教学中的乡土史料又是与同学们耳闻目睹的环境有关,这样学生的脑海里就容易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表象,再造出较为生动的历史形象,并使教材上抽象的概念在头脑中得到具体的感受和验证,这样就有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乡土史料来自于本乡本土,甚至有遗迹、遗物可见,亲切实在,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特别是广东历史上的一些杰出人物,常常会成为学生仰慕的对象、学习的榜样。例如,洪秀全的反抗精神、洪仁玕的探索精神、孙中山的革命意志和林则徐的民族英雄形象等,都会激起学生的崇敬之情和仿效之志,使学生受到感情上和思想上的震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科学有效整合乡土历史与历史课堂
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把乡土历史与历史课堂充分整合起来,发挥乡土历史教学的最大优势。
1.科学整合乡土历史与历史课堂,保证有效性教学。
(1)讲授穿插法。即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乡土历史,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这个内容时,我穿插了“南海一号”这个乡土历史知识,提及了以下信息:“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大型沉船;沉船文物以瓷器为主,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其中就有景德镇窑的精品。然后,我要求学生对宋代陶瓷、海上丝绸之路、“南海一号”三个信息进行整理判断。由于是身边的历史,学生特别感兴趣并勇于发言。学生至少获得了三点共识:第一,广东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第二,宋代对外贸易非常发达;第三,宋代陶瓷技术高超,产品远销海内外。学生得出的第二、第三点共识正是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处理材料,学生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突破了教材重难点。
(2)互动教学法。即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动教学法不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推动研究性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
(3)情景教学法,即体验教学法。历史是无法重演的,要理解历史就需要有一定的体验。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我常用的情景教学法有以下几种:①利用实物、图片再现情景,让学生睹物思情进入情景;②播放影视作品或音乐渲染情景;③角色扮演体会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表演等活动,来再现与教材相关的情景,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触摸、感悟历史。
2.充分利用社区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添枝加叶。
(1)参观法。教师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参观法,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其小时候的生长环境相结合,最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参观法可以说是进行乡土历史教学的最佳方法之一。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遵循适合学生需要和发展的原则,以及多样化组织教学形式的原则。
(2)研究史学古籍,利用考古新发现和采访法。例如,历史小组有同学通过查阅广东史书发现:秦始皇统一了岭南地区后,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秦朝还移民五十万到岭南同越族人杂居,越人从中原汉人中学会了铁器牛耕和其他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开始发展,汉越两族逐渐融合,广东地区也在此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就增强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充分认识乡土历史对历史有效教学的意义,科学整合乡土历史与历史课堂,保证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社区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