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018-08-15
传统的区域产业选择主要是从区域分工和主导产业两个角度进行考量的。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区域产业选择的理论也应在现有的演进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具体对东北而言,其产业选择既有产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也有区域异质性决定的特殊性,故不能只看其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也不能一味强调其特殊性而不顾普遍性。
区域产业选择理论范式的沿革
区域产业选择在理论上主要包括关于区域分工的理论和关于产业特性的理论。其中,关于区域特征的理论,主要源自国际分工的相关研究;关于产业特性的理论,则主要着眼于主导产业的选择。长期以来,上述两个理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地自我沿革,各自形成了针对区域产业选择的理论体系。
分工理论源于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1817)的“相对成本说”。而在此基础上,俄林(1933)提出了资源禀赋论即区域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引起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但是,随后而来由里昂惕夫(1953、1956)做出的经验验证却进一步揭示了俄林理论的局限性。迈克尔·波特(1990)提出了竞争力学说。他在钻石模型中强调,需求、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相关产业支撑、生产要素、政府行为、机遇等都是影响竞争力的要素。他提出,竞争优势的持续力取决于三项重要条件:第一是特殊资源的优势;第二是竞争优势的种类与数量越多越好;第三,竞争优势的持续力是一种持续的改善和自我提升。根据这一理论,资源禀赋虽然仍然在国际分工中有所作用,但其意义已经大为削弱,决定国际产业分工的更重要因素已经让位于非天然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资源获取的内生力量,并最终体现为市场占有的综合竞争力。就一个国内区域而言,低层次的资源优势已经让位于可以通过竞争获取的高层次资源优势,这就决定了产业选择时应该更多地探讨高层次资源的可获取性,而非拘泥于低层次的资源拥有量。
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最早是筱原三代平(1957)基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其核心强调现在产业应选择收入弹性基准高、比较生产率高的产业。在此基础上,艾伯特·赫希曼(1958)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应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有效拉动相关关联产业,进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罗斯托(1960)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到要选择“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或至今尚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为主导产业。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1971)在筱原三代平二基准基础上又增加了“环境标准”“劳动内容基准”,倡导优先选择发展污染少、不会造成过度集中环境问题的产业和能提供安全、舒适和稳定的劳动岗位的产业。于是,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就逐步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转向了兼顾社会发展的多标准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述产业选择基准都曾经有效地促进了实施国的经济增长。但这些理论往往适用于产业革命基本完成,产业技术进步只是改良而非质的飞跃的历史阶段。在当前新产业革命山雨欲来之际,上述理论基准很可能延误我们对下一轮主导产业的选择。
区域产业选择理论范式的新探索
第一,需求的决定性作用开始凸显。从理论上看,市场的根本决定者是消费者的需要,需要在支付能力的条件下转化为市场的需求。在当前大众消费社会充分成熟的背景下,产业选择应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充分对应需求的个性化、高端化动态,寄希望于以产品刺激需求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了。原有的、把需求作为产业选择的影响要素之一的定位也必须加以调整,应该从需求是经济活动的根本决定者这一基本定位上加以重新考量。
第二,新产业革命正在改变产业选择的前提条件。技术的力量一直在左右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农业社会到现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与此同时,产业革命也使传统的产业选择理论暴露出其相对静态的特征。从当前的技术体系来看,仍带有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的本质特征。正因如此,追求替代能源、可再生资源、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才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才出现了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动向。同时,2008年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危机也表明了当前产业技术创新的缓慢迟滞,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已经走到了其产业周期的末端。新产业革命如何替代传统的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如何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值得我们深度关注。
区域产业选择理论范式的创新
基于上述分析,传统的产业选择理论框架已经暴露出弊病。其一,以“钻石模型”为代表的国际分工或区域分工理论,忽视了需求对产业技术及其体系构建的根本性决定作用;其二,以主导产业选择为导向的产业选择理论,忽视了产业革命的巨大作用,仅凭已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关联度等已无法衡量产业革命将给主导产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其三,这两个理论体系在现实中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应用者往往取其一而舍另一,鲜有兼顾。为此,我们提出新的产业选择模型,以一个整体的理论框架来统筹考量区域产业选择问题。
第一,在理论前提上,应以开放经济高度发达为基本前提。区域产业选择是以一国内部的区域为对象的,而在一国内部的各区域之间,除固有的山川河流等地理空间要素之外,其他自然资源、劳动力、投资、科学技术等要素都可以凭借区域竞争力获取。而国家政策具有共同性,区域市场具有开放性。
第二,影响区域产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需求、产业技术体系、生产要素、政府政策、企业管理。其中,需求不仅包括区域市场,也包括区域外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通过对技术的影响来发挥作用,技术决定新产品是否具有较好的收入弹性、一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否具有优势,技术的关联性则进一步构成产业技术体系,从而影响由产业链、同业竞争构成的产业关联。生产要素包括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和区域外的可获取资源。国家政策包括特定的区域性扶植政策和非区域性的产业政策。而企业管理则通过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战略、制度安排等方式反映上述因素对其生产活动的影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做出生产决策。
因此,产业选择的基本路径是,根据市场需求的预期方向,政府推动企业或企业自主地综合考察区域内外相关技术、资源、政策的可获取性,确立科学的企业战略以综合利用上述资源,通过竞争实现市场占用,满足需求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就一个区域而言,上述产业选择要素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其中,市场需求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素,没有区域市场与非区域市场之分。产业技术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先进的产业技术本身没有区域界限,可以通过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来获取。资源禀赋中区域内的往往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殊性,即区域异质性;区域外的则具有普遍性意义。产业政策则除特定区域性政策外,基本具有普遍意义。企业管理因素往往以区域内企业为基础,具有特殊性。
东北地区产业选择影响要素的普遍性
就东北地区而言,需求、新产业革命、国家产业政策等影响因素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响要素。其中,产业政策无需赘述,而需求对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凸显、新产业革命对传统产业技术体系的冲击,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需求对市场的决定作用已经开始呈现并日益强大起来。第一,大众消费社会已经成熟。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充分保障和支持了需求方的心理预期可以通过充分有效的技术手段快捷、具体、直接传递到供给方,使之充分了解需求对特定产品从供给总量到产品性能、规格、样式等方面的需要,以促使供给方改变生产方案、改革生产技术甚至调整产业体系。这些需求作用的新表现,是任何一个区域发展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东北经济要实现振兴,在产业选择上不能简单地只想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市场需要什么,市场需要怎样的生产过程和实现过程。
其次,新产业革命决定着产业选择的基本方向。从当前已有的发展态势来看,新产业革命的主要方向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领域:其一,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变革,新产业革命正大力发展电动车、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二,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变革,重点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扩展到大健康产业等相关领域;其三,改变生产过程的技术变革,以智能制造为核心,重点推进产业机器人、柔性生产体系建设,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也在其列;其四,改变市场模式的技术变革,最大限度地推进整个经济体系的信息对称,从供给改变需求向需求改变供给转变,现在已在定制工业、电子商务、物联网、VR产业等领域不断扩展。上述新产业革命的主要方向,将孕育出相应的源技术,带动整个产业体系向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新产业体系转移。这些源技术及其必将引致的相关技术创新,就是我们未来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东北地区产业选择影响要素的特殊性
第一,经济衰退形成机理中的特殊性。“产业缺位”是东北经济多次衰退的根本性物质原因,而在这一经济基础作用下,东北显现出“体制固化”的表征。二者相互作用,使东北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在2015年出现断崖式下落。在此,“产业缺位”是指东北产业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分工体系中,“处于传统优势的基础加工产业优势缺失”“高新产业缺失”、低端原材料产业中“资源型产业缺失”的态势。“产业缺位”在东北地区已产生了经济惯性,低端产业连年衰退的经济效益被计划经济遗留的地方财政救济所填补,进而掩盖了市场化严重不足的体制缺陷。久而久之,东北经济已经习惯于计划与市场双轨而非转轨的畸形体制,这便是由“产业缺位”嬗变而来的“体制固化”。这种体制固化表现为:制度优势的固化——对市场机制的破坏;产业垄断的固化——对市场组织的破坏;政策方式的固化——对市场创新的破坏。基于上述认识,东北经济振兴在主导产业选择上,首先要破除“产业缺位”之弊,而破除“产业缺位”,则必须先从消除“体制固化”入手。
第二,资源禀赋的特殊性。从自然资源来看,东北地区总体上缺乏优势。因此,资源型产业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但是,东北自然环境尚好,有条件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从劳动力资源来看,近年来东北三省劳动力供给整体呈现老龄化趋势,人口长期流出有增强态势。因此,东北地区一般不适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从社会总投资来看,东北仍然是投资拉动型的经济。考察社会总消费情况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第三,产业体系的特殊性。从东北当前的产业体系来看,具有突出的区域特征。第一,传统优势产业占据核心位置。第二,工业部门衰退严重,使得劳动生产率较低、仅靠自然禀赋吃饭的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加工业都名列前茅。第三,批发零售业上榜位次较高,全部超过金融业,这意味着三省消费较多,但投资衰退严重,经济活力较差。第四,三省主导产业陈旧,“单出头”“二人转”的结构失衡情况仍然存在,首位产业与相关配套产业严重不协调,这种情况在吉林、黑龙江两省尤为严重。东北的新一轮产业选择亟待扶植新产业,替代传统产业,以期在经过十年左右的成长期后能够替代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农业的力量不可忽视。
第四,企业管理战略的特殊性。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相对薄弱,而国有企业数量庞大,且大多占据着东北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战略对东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战略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市场性差,创新惰性大;第二,由于其对市场动态的漠视,加之管理陈旧的积弊,使得国有企业往往盈利性较差;第三,国有企业占据重要的经济命脉产业,因而往往以此而强化其垄断性,排斥新市场力量进入,依赖政府制度性安排来实现对区域生产的垄断。因此,加速东北振兴,在企业管理创新上必须抓住国有经济这一重要环节,借此才能推进制度创新来打破“体制固化”的束缚。
东北振兴的产业选择建议
(一)基于普遍性的建议:
1. 依产业革命方向选择主导产业
当前,新产业革命已经显现出了改变人与自然关系、改变人类自身发展、改变生产过程、改变市场模式的基本方向。东北经济复兴的出路也正在上述产业革命大势之中。
2. 以需求为导向紧抓终端产业
让市场来选择产业,让市场来推进产业链建设。通过与市场的紧密结合,紧跟市场需求的基本方向,保持产业技术创新的常态化,选择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业链来完善生产体系,就能够逐步实现新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基于特殊性的建议
1. 区域重新定位与产业选择
建议东北地区在区域发展上做如下定位: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兼顾生态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同步发展,通过集中高端少量人口,发展高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附加价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创新型主导产业,打造产业竞争力强、经济发展稳、人均收入高、生态环境好、生活质量高的经济区域。基于上述定位,东北地区的产业选择总体上可以考虑如下思路:
第一,按照全国构建一个大的产业体系的目标,选择符合需求市场需要、适合本区域产业技术基础的、在区域内具有一定产业关联度、有新产业革命支撑的高端创新产业为各省的核心主导产业;第二,各省要根据资源禀赋优势、竞争力优势,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升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东北地区应因势利导向人口少而精的方向发展。不能以区域内市场为目标,而必须以国内市场、世界市场为目标。
2. 从产业转移转向产业创新
东北经济实现复兴的根本出路在于新产业体系的重建,而不是对传统产业的修修补补。为此,追求从发达国家或中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路是不足取的。东北经济复兴的真正出路在于产业创新,不是搬来旧的做新的。
3. 产业创新从国有企业改革入手
首先,国有企业要将“为国守业”的保守观念改变为积极做大做强的积极思路。其次,作为主导产业龙头的大型国有企业,应该主动与地方经济加强产业链建设的合作,积极导入民营经济,围绕新兴的主导产业构建产业体系,切实起到主导产业拉动经济作用。最后,应以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来推进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