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的探究

2018-08-14刘培国韩保娜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探究农村

刘培国?韩保娜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进步,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教育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不断放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落实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而有效的提升班级整体成绩。本文就农村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探究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新课标要求要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保障教学方式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加,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要将分层教学落实到数学课堂之中,确保每一道练习题都能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从而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如何落实分层教学呢?下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一、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往往根据统一授课、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尽管这样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体的教学进度和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但却极大的减少了数学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机会,进而导致这些后进生逐渐的失去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渴望,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由于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每位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都有多不同,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其身心发展情况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学校教师,更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应用分层教学进行授课,教师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点划分不同的层次,让学生更清楚明白自身的学习定位,从而也为后进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农村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1.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前,必须先对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个体发展差异和智力水平,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同时将教材知识的统一划分为难、中等、简单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其自主选择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调整知识大纲,确保分层教学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小数点乘法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习题进行变式,让学生计算4. 5 ×0. 6 = ?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指导其用课堂中学习到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对于中高等水平的学生,教师适当引导其将小数点数字变为整数数字 45 与 6,完成整数的乘积运算后,再补充小数点,从而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2.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对待学生,这也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等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总之,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求。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这一知识时,对A层的学生(优等生)可以提出直接通过自学,总结出规律的要求;对B层的学生(中等生)可先出示一系列的导学思考题,让他们根据问题进行探讨;对C层的学生(学困生)则可以先出示求倒数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去尝试验证。再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A层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B层的学生可根据课本上的讨论题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以找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C层的学生则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剪”、“移”、“拼”、“议”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分层

据相关调查显示,每个人对数学的敏感程度都不相同,数学思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较弱,但具象思维较强,而一些学生则相反。所以,在进行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期间,需要分层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如果学习能力较弱,则需要培养学生们的正向数学思维,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而如果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较为灵活,则可以在学生掌握正向数学思维的同时,指导学生由另一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4.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学困生,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对优等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中等生介于二者之间,要求优等生也要完成 中等生的要求,鼓励中等生选做优等生的部分作业和学困生选做优等生的部分作业,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另外,优生可以互批互改,中等生的作业可以由优生批改,学困生的作业教师要面批面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学习方法,将分层异步教学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竞争力等综合能力也都有所提高,这对小学生的教育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7(06):183-183.

[2]王军.存同 求異 发展——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教学的新尝试[J].小学教学研究,2016(13):45-47.

[3]吴玉亚.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的结合——改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艺术,2014(11):29-29.

[4]严明.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开展[J].小学教学参考,2012(30):17-17.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探究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