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的重要意义

2018-08-14许徐旭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计算机科学普通高中

许徐旭

[摘 要] 本文着重比较中美两国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状况,得出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无论从起步、实施、远见等方面都远胜我们一筹。然后根据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重点论述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的三个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高考改革;战略举措;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17年,浙江迎来了信息技术科目的首度高考,这是一项重大的高考改革。浙江是民企大省,经济发达,从2016年起,由阿里系撑起的电子商务,渐渐地把杭州推向中国一线城市的地位。2016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批准15项(6+9)重大项目的立项,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并决定在科技创新2030中新增人工智能2.0重大项目。从国家战略和城市定位出发,浙江省将信息技术科目首次纳入高考,显示了改革的勇气和超前的战略智慧。下面,笔者从中美两国的情况和时代要求这两方面分析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科目需要高考的重要性。

一、中美两国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对比

(一)国内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状况

1999年,教育部门就提出信息技术纳入中小学课程。从2004年高中新课改开始,信息技术是必修科目。现在2018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还是2004年课改的内容,教学计算机安装的软件大部分还是Windows XP和Office 2003。

笔者在广东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任教信息技术差不多20年了,除了教学工作,干过机房维护、网络维护、投影机维护、英语听说高考设备测试、月考或期末的考试试卷扫描、成绩统计、新生注册票据打印、学生电子照片采集等工作。上课方面,除了公开课,大部分学生上课是不听课的,使用电子教室控制,他们宁愿拔了网线或关机或发呆也不听课。读书考试入仕,这是中国千年科举传统。信息技术不用高考,家长和学生都不愿花时间去学,高中信息技术被边缘化。

(二)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状况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5个面:

1.政府大力支持。1995年,全美各级学校已经拥有了近一千万台电子计算机,学生人均占有计算机数居世界第一。1999年,美国公立中小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2016年,美国政府宣布在未来三年为各州提供40亿美元的预算,推动课堂内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并为校区直接提供1亿美元资金,用于拓展美国K12的计算机科学教育,这些费用将用于培训教师,提供优质教材以及构建有效的地区性合作。

2.学科地位重要。从2015年底奥巴马总统签署基础教育新法案 《每个学生都成功》以来,一场自上而下的计算机科学教育运动在美国拉开了序幕。该法案强调计算机科学与数学、英文等必修学科地位相同。

3.课程内容明确。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分类和学段开设的内容十分明确,早几年的情况是,小学开设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课程,初中开设软件应用和程序设计课程,高中开设网页设计和计算机网络课程。2015年,美国计算机协会的调查显示,美国高中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内容是:游戏编程、软件制作等。

4.加强师资培训。美国在推进计算机科学教育进程中,为解决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采取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措施。2015年,微软宣布向YouthSpark项目投资7500万美元,促进科技行业的志愿者与K12学校的相关教师合作,推动美国高中的计算机科学教育。

5.科技巨头推动。2016年,甲骨文承诺投资2亿美元,微软和谷歌承诺投入1000万美元,推动计算机教育走进K12教室。Facebook联合创始人扎克伯格除了直接向专注于青少年编程教育的非盈利组织Code.org捐助之外,也在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个人财富,推动美国基础教育中的计算机科学教育。

综上所述,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无论从起步、实施、远见等方面都远胜我们一筹。

二、信息技术高考的重要意义

(一)时代背景

1.“中等收入陷阱”。2016年,经济智囊刘鹤发表的《中国必须长期关注的三个问题》中提到:“国内一直讨论拉美教训问题。……在拉美访问时,智利的杰出研究人员们向我介绍,总结以往教训,发现忽视教育是造成中等收入者比重低的根本原因。教育不足使低技能人员大量失业,造成贫困的再生且恶性循环。但随后发现,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公共教育,而富人享受的私立教育质量超过公立教育,教育质量差别又转化为巨大的收入差别。……一旦进入两极分化的陷阱,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走出来。使广大低收入者转变为有固定职业、有房产和努力向上的中产者,是避免中等国家陷阱的战略举措。”

据统计,自从1960年代以来,全世界一共有101个新兴工业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其中只有13个国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说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必须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2.人工智能。说到人工智能,你还在写代码,别人已经开始用数据训练了;你刚开始用数据训练,别人已经开始寻找自动标注的方法;你还在标注数据,别人已经发明“无师自通”的办法了(比如AlphaGo Zero)。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级智力游戏的圍棋手,把人工智能推上了风口浪尖。

谷歌经历了抓取数据、标注数据和无师自通的过程。谷歌公司在2010年退出了中国,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还没有出现一间公司能达到谷歌当年抓取数据和标注数据的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在2018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中回答记者时提到:“现在每年我国进口最多的物资不是石油、粮食,而是芯片,每年进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折合1万多亿人民币。”

芯片、数据和算法是人工智能的三大标志。可见,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信息技术高考的3个重要意义

1.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是时代趋势。美国的科技创新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这与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息息相关,这点在前面已有论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直处于弱势的局面,只有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学生才会重视该科的学习,这是中国千年科举传统的基因决定的。中国不能照搬美国的模式,因为传统文化有差别,然而发展高科技的目标是相同的,但是手段需要符合国情。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说:科技体不是生物的敌人,而是生物的延伸;人类不是这条轨迹的顶点,而是自然和人为之间的中间点;智人是趋势。机器人正在取代流水线工人、仓库工人,以后可能会慢慢取代医生、律师、建筑师、记者等,如果机器人将历史性地接管你的工作,你需要做的是与机器人更好地融合。一些高科技产品,孩子们毫不犹豫无需引导就得心应手。小孩即未来,智人是趋势,在趋势面前,我们必须尽早让中小学生学习与智能机器人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

信息技术科目纳入高考,这将是时代趋势的要求。

2.高中阶段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黄金时段。1983年12月,知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十五至十八周岁较有利。”科大少年班因此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软件神童。 当年的精英教育已基本完成了计算机初级阶段的人才培养,我们现在的教育,计算机科学是到大学才正式学习,还没精通,几乎就大学毕业了,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再有深思学习的机会。所以,这种自上而下的控制式学习,明显不适应时代的进化学习。

《失控》有两个重要的思想是分布式和进化。彼此紧密连接,没有中心,或者每一个点都是中心但都不是控制式的中心,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我们称之为分布式去中心化。信息技术现在非常普及,这样更应该从适合学习的年龄阶段开始普及学习,这样才会出现分布式的涌现,从而创造出更多进化的高科技产品。玩的心态学习与深思的专业态度学习,有着天壤之别。从中小学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到了大学,学生必然更容易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途径,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进化学习。

所以,将信息技术科目纳入高考,完全符合中小学课程要求。

3.有利于职业规划。中国大学的专业大约有30%是与计算机相关的,除了专业计算机,还有通信、电子、光电、自动化、材料、物联、生物信息、美术设计等。您的孩子是否适合学习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专业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先尝试学习,如果适合,尽早规划,重点培养。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衔接会成为高考改革与尝试的热点,但在中国,不是高考科目,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愿花时间去学。如果信息技术变成了高考科目,这样既功利又现实,一举两得。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科技創新。发展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趋势。人工智能的三大方面——芯片、数据和算法都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那么,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这些战略举措的重要保障。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最重要的一步是,将信息技术科目纳入高考、融入中国千年科举传统的基因当中。

2016年,笔者写了一篇《以大促小 安教乐教》的论文,赞扬了日本、德国的先进教育,2017年,也写了一篇《衡水高中教育模式初探》的论文,探讨了衡水高考应试模式的战术胜利。我国是一个比日本、德国体量更大的国家,我们必须对标美国,才能更好地找准教育的方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无论从起步、实施、远见方面都远胜我们一筹,所以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将信息技术科目纳入高考,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美)凯利(Kelly,K.)著;张行舟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

[2]钱松岭,董玉琦.美国中小学计算机科学课程发展新动向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计算机科学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
浅谈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