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2018-08-14高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

高原

[摘 要]农村学校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出现大量留守儿童。这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借用人类发展的生命阶段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等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对班级管理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农村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学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这导致农村学校出现大量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变得任性、冷漠、孤独和不服管教。这些留守儿童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沿用传统的德育方法很难对班级进行高效管理,因此农村班主任可以借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班级管理进行新的探索。

一、对班主任角色功能的重新认识——人类发展的生命阶段理论

大多数教师可能把自己看作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但是,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我们也应该是学生的保护者。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早期阶段的问题可能对个体一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中的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情绪,都可能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阶段,他们开始体验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这一危机未解决好,学生可能会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导致学业退步。对于父母不在家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班级就是定义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地方,班主任就是使他们快乐或苦恼的掌门人。刚开学时,班里的每个孩子似乎都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他们满心期待在学校获得成功,获得老师的表扬。但是有些孩子不得不很快面对这样一个近乎残酷的事实:困难的考试、老师消极的情绪、家长的严厉批评让他们很快失去了最初对成功的渴望。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把事件放在学生的整个人生中来考虑,要做对学生成长有利的事情,而不是做对自己管理有利的事情。很多时候,作为保护者的班主任必定要比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更容易开展工作。

二、对班主任管理目标的深刻理解——需要层次理论

“引导学生心神安宁”这一管理目标是我从未想到的。作为班主任,不能只追求班级表面的安静,还应该注意到学生内心的平静。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越是基础的需要对个体的影响力越大。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在班级中,如果学生的“爱和归属感”需要、“得到尊重和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他又怎么会有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呢?如果一个学生感到自己没有人爱,或者认为自己无能,他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學习上的目标。只有爱和自尊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发展需要才会产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在班级工作中改变了方法。有个学生总是调皮地在走廊中和教室里乱跑,学习成绩也比较落后,之前我的做法是对他严厉批评。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并不会引导学生心神安宁,反而可能引起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抵触情绪。当我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严厉批评他,而是弯下身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这样跑磕到了老师会很心疼的,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上课我会提问你哦!”。这个办法坚持多次后,学生乱跑的次数变少了,在课堂上的表现更是有很大进步,在期末考试中竟然第一次得了A。

三、对班主任情绪控制的重新思考——自我效能感理论

要想引导学生心神安宁地投入到学习中,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班主任平和的情绪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爱和归属感”的需要、“被尊重和自尊”的需要,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提出,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在学生的发展中,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坚持不懈,同时会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的行为的表现等。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学生知道上课注意听讲可以带来理想成绩,而且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他们才会认真听课。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唤起都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班主任的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或班级的氛围。在充满紧张气氛的教室里或课堂上,学生的消极情绪容易被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在班主任严厉和冷漠等消极情绪影响下,学生可能会低估自己做事的能力,感到对任务难以胜任,无能感加强。因此,班主任的情绪控制在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部分学生往往通过违反纪律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时如果老师大声呵斥并严厉批评,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害怕情绪,也会让紧张情绪在班级中蔓延。如果班主任能够控制情绪,带给学生平静的力量,那么学生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当然,班主任的情绪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如此简单和绝对,这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总结。

有时很多班主任可能会感觉工作很累很苦且没有效率,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用错了方法。如果一直站在学生的对立面管理学生,那学生也会一直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如果把学生看作不断发展、充满潜能的人,并且把我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那学生也一定会给我们满意的答复。

参考文献:

[1]勒纳. (2011). 人类发展的概念与理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文新. (1999). 儿童社会性发展.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