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18-08-14杨子贤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杨子贤

[摘 要]情境教学是当下高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因为它本身的实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可以使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共鸣,同时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也会降低自己理解知识点时的难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词]高中语文 ; 情境教学 ; 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让学生身临其境,一方面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一、融入感情

教师在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大情感投入,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改进情境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进行情境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体现趣味性、开放性、探索性和适应性,而且要多提情境性问题;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产生困惑却无解的情况下获得及时引导。现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下:在讲授《雨巷》这一课时,教师在上课前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丁香花》,并且在屏幕上呈现丁香花和雨中小巷的图片,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中;其次,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雨巷”“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再次,教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与学生互动,让不同的学生起来分享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对课文的思想进行总结,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境能使学生对诗歌作品更加感兴趣,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体现主体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创设情境,例如通过音乐来营造氛围,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来导入情境,当然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人物。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情境导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饰不同角色以解读课文内容。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毛遂自荐,确定要扮演的文中角色,如:项羽、刘邦、张良、范增、项庄、樊哙等人;其次,可以以教室作为鸿门宴的场所,以课桌作为筵席的酒桌,以直尺作为剑,以书本文具等作为筵席的酒菜等等;最后,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在演绎的过程中,教师要点明其中的重点部分,例如樊哙的动作和神态,以及项庄舞剑时处处针对刘邦的细节,而且也要表现出鸿门宴上项羽的自大和刘邦的胆小以及范增的着急气愤等。教师也要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解说,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在营造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内容,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种形式的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其多种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避免错误

情境创设与内容不协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其创设情境的目标是不明确的,往往是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结果情境对于教学而言,缺乏应有的意义。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现代诗《相信未来》时,结合诗歌: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他制作的课件,就是滴答着水珠的紫葡萄、鲜花、枯藤。试问,这样的图片,创设的是什么情境?与诗歌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有关系吗?诗歌意象的象征意味能通过这样的图片展示出来吗?显然是不能的。图片所表现的只是浅层次的物象,远没有达到营造意象和氛围的效果,这样的情境可以说是无效的。

情境创设与重点不合。 也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情境创设与内容相结合,但遗憾的是将太多精力花在对教学次要内容或者简单内容的情境创设上,相反,教学重难点需要情境教学的却忽视了,这就是典型的不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导致的。如有老师在教学梭罗《神的一滴》时,利用多媒体,运用图片、数据等展现了生态危机下的自然资源的破坏,营造了自然正处于破坏毁灭中的紧急氛围。应该说这位老师的角度是有道理的,但其教学重点却没有抓住,或者说主要教学目标没抓好,绕道太远了。这篇课文重点是为了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突出其原生态,虽然也有对生态破坏的表述,但主要还是为了呈现瓦尔登湖的宁静、深邃神秘。而关于生态破坏的情境创设与这个意境是不合的,其实完全可以放在文中讲述“工业文明侵蚀”这一问题时,简单设置分析一笔带过即可,毕竟这不是教学的重点。

情境创设与教学隔离。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要和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分析、探究相结合,仅仅是情境本身,其实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完全的理解。情境创设与教学相隔离就会导致情境失去效用。如有老师在教授老舍的《想北平》时,先自我创设情境,说道:同学们,我是外地人。每当午夜梦回,我常会想起我的家乡,那个遥远而宁静的小镇子,悠悠流水,轻轻拂柳,妈妈亲切的呼喊声常常让我从流泪的梦中醒来,映湿了脸颊,打湿了枕头,惆怅莫名,思绪万千。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的《想北平》,看看老舍是如何思念故乡的。应该说这段情境创设是成功的,个人体验很动人,氛围起来了,可惜这位老师没有立马切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导致了情境与教学的脱节。如此时问一句,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让学生来说,就能最大限度地情境化教学了。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当然,要想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成功的创设教学情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程,而且情境教学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能够顺利实施,并以此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平.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2]周利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Passage Four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