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8-14年跃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年跃芳

[摘 要]人本主义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学。文章对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体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策略,旨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理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高中是人一生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时刻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这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动力,但是也导致了课堂沉闷等问题。语文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语文也是培养人精神的课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因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本主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

一、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夠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师生关系和课堂交流

师生关系缺乏活力、课堂交流较少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情况对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中的渗入极其不利。当前,大多学生忙于准备高考,压力较大,在语文课堂上变现的较为沉闷,交流讨论较少,只关注与高考相关的内容,对于课外知识的拓展不感兴趣。另外,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在课下很难与教师深入交流,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学生没有将教师作为朋友,也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教师,进而导致教师难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这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极其不利。

2.没有体现以人为本

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教学内容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的教学构想设计的,对学生实际少有考量,没有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或是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充分研究,致使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实际;其次,教学手段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切教学环节都要围绕学生展开,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手段往往是以教师为核心展开的,教学节奏也是由教师控制的,这就可能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最后,教学评价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教学评价是发现教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一般由教师一手独揽,没有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3.教学意识和学习意识

一方面,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语文教师讲授课文内容、分析重点语句、总结文章思想等基本环节完成,语文教师“以人为本”教学意识相对较弱。我国高中应该给语文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或通过相应的主题会议和宣传讲座培养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积极性较差,尤其是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大多学生感受不到文言文的魅力,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因此只有必须学习文言文,才会跟着教师学习,对于课本中了解性学习的文言文,大多学生不会去阅读和品鉴。

三、构建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高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1.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

2.充分认识学生个性

基于人本主义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帮助学生保留、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认真去了解学生的特长、个性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与教师感情互动的过程。清感因素属于推动学生进步的主要因素,为此,应在语文生态课堂中,做课程程设计,充分把握学生情感,让学生与教师进行感情交互,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认识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结合活动或比赛,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积极情感,让学生主动探索,并实现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写周记的习惯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周记,每周写两到三篇,可以是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段落,也可以是自己的心理感受,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一个说心里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心理的想法写出来,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其加以教育和管理。

4.组织实践活动

教师应该在课后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演讲比赛、主题辩论比赛和专业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教师可以将某些课文内容编排为话剧或情景剧,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表演,在实践中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体会语篇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语文课堂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梁姗姗.高中语文人本主义教学现状与发展综述研究[J].课外语文,2017(33):107.

[2]张兵.人本主义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连伙强.人本主义指导下的初三语文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金心红.人本主义视野下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初探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