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8-08-14王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王飞

[摘 要]化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知识有着抽象性、微观性、复杂化等特點,只有通过实验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更为生动立体的演示方式,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这一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从而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增强演示效果,突破实验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把一些教学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又是让很多很多高中生感到困惑和头疼的学科,对于很多抽象的、微观的知识难于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直在探索如何能更好引导学生进行感性活动与理性思维的相互转化,如何启发学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将其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一、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信息技术化环境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信息加工、获得知识的主体。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演示工具,而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化学的学习中,实现那些用传统教学即讲实验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原有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比较先进的应是启发性的“边讲边实验”,就是“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边讲解”的教学形式。但运用这种方式,会让教师经常觉得时间仓促,没办法完成教学进度,所以只适用于—些操作比较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即能保证安全,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实验内容,而且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组织、调控能力。但是如果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就可以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编排,精选出重要的内容,编制一定的实验操作步骤,这样就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板书,节省了教学时间,课堂容量加大了更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完成实验操作,获得显著的实验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

二、增强实验演示效果,避免实验的安全隐患

在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演示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教师能否为学生全面高质量的进行实验的演示,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都是运用试管、酒精灯等较小的容器,不利于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班级学生也很多,可能前排学生能够勉强能够观察,坐在后面的则几乎就没有什么收获,久而久之,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对于实验课的参与兴趣。此时教师如果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就可以把实验过程通过多媒体或者投影仪进行放大,增强实验演示效果,这样学生就都能够更为清晰地观察,而且对于那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危险性强、易造成污染、耗时长等类型的实验,都可以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视频模拟,甚至可以对一些现象进行夸张处理,还能让学生反复观看,直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氢气的制取及性质”的研究中,由于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没有经过检验纯度就开始点燃很容易发生事故,但是学生对于这样的危害却不重视,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制作动画的方式来来为学生演示,强烈的爆炸效果会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就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实验安全提高了思想重视,对氢气的可燃性真正理解,在以后的自主实际实验操作中也会更加规范,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模拟动感画面,突破实验教学难点

化学是一门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合成的学科。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印象,利用信息技术把微观世界加以放大,展示的情景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如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等,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用图像化的形式来显示微观运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这些抽象的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乙酸”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由分子结构来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制作一个flash 课件,模拟球棍模型,并通过动画来显示键的极性,并模拟断键的过程和其他基团如何连接到相应的位臵,从而让学生很轻松的就理解与掌握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原理。在增强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直观、形象认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更易于开展。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跨区域的便利沟通,学生也可以在网上搜索获取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进行线上合作交流,这样的条件对于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来模拟实验室,鼓励学生针对一些特定的问题来设计各种实验方法去研究解决,然后根据实验模拟的反馈信息去修改和完善。例如对于“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教材上只是列举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电池,如锌锰电池、铅蓄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等,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标本和材料,借助网络去探究电池更多的用途,根据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金属的工作原理,鼓励学生探究设计更多样的原电池,培养创新精神。

五、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性强、感染力强,可为化学实验教学创设最佳情境,使教与学变得趣味横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作用,促进现代化高效教学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洪波 .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2):52-53.

[2]范宗山 .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05):86-87.

[3]赵太林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128.

[4]马尚天 .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中数理化,2015(07):23.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