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2018-08-14何勇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尝试探索

何勇

[摘 要]有效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基于学生的水平传递知识,促使学生透彻领会知识的内涵,并在课下能够独立完成同类问题的布置任务,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由于抽象内容较多,学生对于枯燥的物理定理始终一知半解,想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及时构建与学生的互通桥梁,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走出认知的误区,开拓思维空间,从宏观的视角获得物理的真知灼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课堂互动活跃度,使得学生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参与物理的深化探究,开启物理教学的新篇章。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尝试;探索

初中物理具有抽象的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导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唤起学生的物理求知欲望,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物理学习心态,在物理课堂上为学生预留物理的独立表述机会,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学生面对物理进行积极的探究,深入浅出进行物理的思维碰撞,完成物理的自主摸索,串联物理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学习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从情境的创设,小组的合作等角度进行尝试,结合学生的反馈进行物理的推陈出新,提高物理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正是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时,教师滔滔不绝的口头描述,学生始终难以跟上课堂节奏,可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构建物理的知识体系,延伸物理有关的认知条件,诱发学生积极参与物理互动,在情境中设身处地的摸索物理的实用效果,强化物理的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在下雪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很冷,但是化雪時却感觉很冷,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教学电学知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都知道高压电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但却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再如,在教学“浮力”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会沉入海底,但在死海中人们不但不会下沉,而且还可以长时间躺在海中看书,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教学光折射现象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上准备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将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可针对物理中较难的部分,集思广益轻松突破物理的重点,发散思维在合作中以他人的优势填补自身的不足,结合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层次互补,达到集体共同进步。合作中教师应具备团体协调能力,尽量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互相监督物理锻炼,在轻松的合作氛围中,以同龄人的共同探索感受物理的魅力。比如,《电阻的测量》这节内容,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实验,不要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讲解如何测量电阻,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会云里雾里。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伏安法,R=U/I,需要测量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电流I,需要学生学会准确地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书,进而求出电阻。这虽然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实验,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锻炼操作能力,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更深刻地理解,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创新,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合作意识,一举两得。

三、实施兴趣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会愿意学习,才会跟随教师的思路一起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不论多复杂的课堂内容,只要学生有兴趣,就一定可以攻克,攻克困难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反之,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学生都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无法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实施兴趣化教学策略,这才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第一步,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变得容易多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引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看到物理知识,学生就会意识到原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学生还可以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摩擦力》这节内容,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摩擦力有更深的了解,我们手中的杯子可以拿着不掉下来,是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在地面上滚动的皮球最终会停下来,也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骑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也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这些例子在生活中都是很容易见到的,教师引用这些生活实例给学生讲解摩擦力,一定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摩擦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拓展化教学

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这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及运用教材知识,还能学到很多物理课外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水平,学无止境,通过拓展学习,学生更容易对物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比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寻找网上的知识给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网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有很多,学生通过网上知识的学习对教材知识自行进行延伸,就能找到学习物理知识更好的方法。对物理知识懂得多是好事,打破教材知识的局限性,与教师一起探索物理世界,在奇妙的物理世界中遨游,争取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能为物理学科的进步出一份力。

五、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物理教师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萍.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学周刊, 2016, 23(23):121-122.

[2]刘平平.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教育, 2016(12):282-283.

[3]唐伟川.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新课程导学, 2017(17).

[4]陈忠. 新课标下几点尝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J]. 读与写上下旬, 2013(22).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尝试探索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