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分析
2018-08-14曹敏
曹敏
[摘 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因为这部分内容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学生将习作作为语文学习的难点。将“微课”巧妙的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冲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学生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微课;应用
“微课”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授课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是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视频,一般情况下视频时间要控制在5-10分钟之间,每个视频都是对一个知识点的概括和分析,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的获取知识,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将“微课”教学巧妙的应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将生活实际与习作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一、妙用“微课”,激发习作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资源,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作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尽可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习作创作中来。教师在选择微视频进行教学时,最重要的就要考虑视频的趣味性,只有对学生有充分吸引力的视频,才能让他们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从而也能更好地增强习作创作效果。以“风景”为主题的习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多角度挖掘“微课”资源,教师可以设计自然风光的教学情境,比如九寨沟的秀丽风光、香山红叶的绚烂;也可以设计历史人文的教学情境,比如傣族泼水节的热闹、藏族摔跤的壮美,更可以结合当地的风景进行微视频创作。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5-10分钟的视频中提升写作热情,开阔思维,理清思路,进一步将情感融入其中。要想更好的提升课堂活跃度,教师还要选择互动性强的视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将视频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中来,即让学生对视频中的场景进行模仿,全身心的融入到视频中,教师也进行配合,从而能有效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在讨论中让习作课堂“活”起来。
二、巧用“微课”,丰富习作素材
素材是习作创作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素材的文章没有“灵魂”。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尽可能的深入挖掘和提炼“微课”素材。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绝招》,其中,文章细节比较突出,比如,“……,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细节描写在“微课”中进行分层展示,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细节描写素材。另外,在平时学习中,教师可以留心记录下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学生在运动会中的表现、在学习成绩进步时的表现、甚至还可以记录学生在犯了错误被批评之后的表现,总之,教师要全方位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然后制作成视频,在合适的时间里,将这些视频播放给学生,由于这些视频中的人和事都是与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因此他们对这些资源也会更加重视,并能够深深的将它们印在自己的脑海中,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不至于无话可写。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以各种方式截取记忆深刻的画面,让学生在写作时不至于无事可写,在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进一步丰富作文内容。教师在平时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的为学生播放相关名人事迹、娱乐趣闻、社会热点视频,在微视频的观看中积累写作素材,还能节省素材摘抄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写作效率。
三、善用“微课”,理顺习作思路
在正式开展习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应用“微课”进行课程设计,进一步明确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为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指明方向。以“美食”主题的作文为例,教师要利用微视频,尽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思考。比如,在以“皮蛋瘦肉粥”为题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创作两段微视频,一段可以是对皮蛋瘦肉粥的制作过程的介绍,涉及所需要的食材的准备和食物制作的过程;另一个可以融入真实的故事情节,比如,妈妈每天早起为孩子精心准备“皮蛋瘦肉粥”,从而能够让美食更加具有生活化特点,当然,也可以从别的角度去设计视频,总之,无论设计怎样的微视频,其目的都是要体现作文中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比较好的“创造”情境,实现美食的多维度展示。在这些引导下,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想,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从而能够初步列出作文提纲,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创作,也会更加简单。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开发思维,理清思路,教师还可以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比如“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皮蛋瘦肉粥?”或者“它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你们在看到或者喝到皮蛋瘦肉粥的时候会不会想到一些人和事呢?”基于此,学生就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新一轮的思考。
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和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基本能够围绕“喜欢”这一主题构建自己的写作提纲,主要涉及两种写作形式,一种是围绕主题进行选材,一种是结合习作题目进行创作。可见,在“微课”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创新。
四、活用“微课”,掌握习作技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知识水平也不高,教师如果只是留下一个主题或题目让学生去写,学生很容易找不到思路,时时不能下笔,感觉无事可写。所以,当前很多小学生对作文都有一种较强的抵触心理,一涉及到作文的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降低学生的写作压力,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以人物描写为例,这是小学语文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通过“微课”手段,先给学生播放一个短视频,比如播放一个学生植树节植树活动的视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观察,然后对其中的一个人物进行具体观察,包括他的行为、语言、动作,以及神情,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对其中一个人物进行描写。显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人作文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结合事件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即人物的语言、行为等,借助“微课”手段,教师能够将写作技巧更生动的傳达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技巧的有效掌握。
五、灵用“微课”,创新习作教学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一般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的,即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或者结合教材要求,向学生留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析和创造,显然,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较少,学生比较被动,因此,习作兴趣也比较低。而引入“微课”,教师可以对微事物进行合理运用,让课堂“活”起来。比如,教师想让学生以“我喜爱的小动物”为题进行习作训练,显然,小动物本身就是活泼的、好动的,因此,要想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就必须将小动物的“动态”特征表现出来。而“微课”恰好能很好的表现这一点。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借助手机和DV等摄像工具,对小猫、小狗、小金鱼等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物的日常行为进行录制,比如,小猫捉蚂蚱、小狗咬自己的尾巴、小金鱼吃食等,然后教师将这些视频剪成一个5-10分钟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当然,并不是播放完就让学生直接写,这样与传统教学方法一样,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小猫为什么突然不动了?”,“看!猫的爪子在干什么?它是不是在等待时机”,“你们有发现小猫叫声的变化吗”。在教师的这些语言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将情绪更好的融入到视频中,甚至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将自己想想成主人公“小猫”,因此,学生的感悟能力也会加强。如果教师发现学生们的兴致比较高,但是视频播放太快,没看清,可以将小猫的动作设置成慢动作,让学生仔细观看。在观看完这些“动画”之后,学生再让学生结合动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学生就会主动加入对小猫的动作,甚至神情的描写。在这种潜意识的感染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抓关键、抓细节,从而有助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对“微课”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作文创作环境,让学生在超高的学习兴趣中,将被动学习模式转为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于学生更好的梳理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创造条件。同时,在“微课”資源的利用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龙.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J].新课程,2016,(12):24.
[2]邹军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微课资源的开发及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1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