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2018-08-14杨笑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有效性教学方法

杨笑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教师选用适合学生,能被学生充分接受的授课方式,组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理清问题探究思路,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取得数学教学工作更大的成功,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教师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应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把课堂真正的归还于学生,要鼓励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彰显人生的最高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有效性;分析

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极大的束缚着教师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转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鼓励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积极思考数学问题,努力探究数学规律,确保学习质量的同时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这是数学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思维活跃度明显不足,单一固化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不仅难以活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让他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导致数学教学质量越来越低,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鉴于此,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焕发课堂新的生机与活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实际的学习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所以遇到困难、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表现的十分迷茫,脱离教师引导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自学热情不高等情况。要想改善这一弊端,教师就要重新确立教学目标,深度整合课程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为其提供更多思考、创新机会,借此取得数学新课改成效的事半功倍。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学习能力、个体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建立起符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化发展的同时开展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在考虑到学生差异性和个体性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如在讲解“相遇”一課时,教师可先将生活事例引入其中:学生在路上行走时有没有遇到过认识的人?当时你从哪边来?你认识的人又从哪边来?在引导学生渐渐理解“相遇”这一词的同时,教师再出示例题:张先生家到单位共有72km的路程,他要坐出租车从家里去单位取文件,已知出租车每小时可以行走60km,请问,张先生在没有堵车的情况下,花费多长时间可以从单位取到文件?接着,将问题深入:张先生在单位取到文件后,从天桥出发,乘出租车朝着遗址公园方向行去,车速每小时60km,他要将文件送给赶来汇合的王女士,王女生在同一时间从遗址公园开车出发,车速每小时65km,已知天桥与遗址公园相距80km,请问他们两人在多长时间后可以在途中相遇?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以自主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条件允许下,学生可在课堂或课堂外进行演示。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能够在慢慢摸索下解得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指导学生对已学的各种新知识进行练习,并引导其学会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漏洞,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合理、及时的改进与完善,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数学课堂的分角色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定知识角色,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讲解“公式”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学生摆出公式,而是先给学生出一些与所讲公式相关的计算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进而总结出公式。又如,可以让学生扮演测量人员,量出教室的长和宽,这样学生就对长、宽有一个形象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能力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此同时,给学生拟定知识角色,满足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三、合适情景中的自主学习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阶段具有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发展智力以及各种能力、品质的关键时期。教育学者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我们现阶段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应始终围绕这一点,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培养他们会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情景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模拟出去超市买东西的场景,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首先,教师问道:“苹果2个6元,西瓜3个12元,鸭梨4个8元,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答:“苹果每个多少钱?西瓜每个多少钱?鸭梨每个多少钱?”教师接着问道:“那么哪种水果最便宜呢?”在这样的模拟情景中,学生积极思考,产生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强烈欲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也想迅速计算出哪种水果最便宜,因此,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学习除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使用多媒体,让课堂呈现新风貌,有利于集中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如在进行“认识时间”教学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让教学变得事半功倍。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认识时间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内容,而利用多媒体,各个时间的变化能够变得十分直观。在直观的视频教学下,原先要花费很长时间讲解的内容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学生的认知和理解速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愉悦的气氛中,引导质疑,激活思维,探求创新,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思考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领悟数学知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晓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中),2017(03)20-21.

[2]董凤.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浅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6)59-60.

[3]郝明星.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44-45.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有效性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