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2018-08-14刘金华
刘金华
新的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强调优化历史课堂结构,建构具有深刻内涵的历史课堂教学系统,以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潜能都得到最有效开发,从而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使历史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个人教学经验,我就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谐师生关系
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我们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所以教师要主动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尊严”的教师架子,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错误,创设宽松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拥有真正的心灵自由,这就是充分尊重“儿童的自尊心”,从而让学生拥有或寻找机会展示自我的积极情感,形成活跃向上的快乐课堂。教师永远不要在课堂上当面指责抱怨学生,这样将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情感,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课堂就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历史是一门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历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并利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教师还应重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和关爱学生。这样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二、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以给学生灌输的知识多少为标准的课堂授课方式。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则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他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注重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各方面机能的全面提升,所谓历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单指提高学生记忆能力,而是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好习惯。这正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趋势。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从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转变以灌输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扼杀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天性,强行灌输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从而泯灭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变“传统课堂”为“自主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提高。
三、关注学生成长与多元化评价方式相结合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不能再像传统课堂教学以成绩为标准,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关注学生的的需要和情感体验,即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从教学评价中获得进步的动力,并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评价的内容要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习兴趣、认知基础、创新精神等,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评价形式还要多样化,要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并从中受益。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科学化的也是艺术化的。所以,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营造一个舒展轻松、感受幸福、开启智慧、愉快体验和充满创造的过程,要让历史课堂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趋势,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立体的发展。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要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过程。此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现实需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