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微课在小学数学培优补差中的作用

2018-08-14顿珠次仁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具体策略微课小学数学

顿珠次仁

[摘 要]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提高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信息资源获取和传播的速度空前加快,网络教学技术在小学教学中深入应用开来,特别是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受到学生思维差异性较大的因素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班级内两极分化的情况十分严重,优差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为此,我们应当高效合理的运用微课教学方式,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发挥微课教学的培优补差作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具体策略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分层教育,即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缩短班级内优差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尤其是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观看时间长度适中,内容短小精悍的数学教学视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能力,同时使得整体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本文就微课在小学数学培优补差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一、微课教学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微课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一的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授的现状,能够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与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加法和减法时,仅仅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会造成沉寂的数学课堂氛围,那么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对加减法进行展示,比如在计算11+3=?时,微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苹果为学生开展加法和减法的知识教学,学生可以在微课中看到篮子中有11个苹果,桌子上有3个苹果,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对加减知识的理解,那么教师在视频中还可以吃掉两个苹果,让学生计算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即可列式为14-2=12个,利用微课形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二)微课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教学时,假设学习对象为梯形,教师就可以在微课中引导学生对梯形的面积计算,比如等腰梯形的上底为4cm,下底为8cm,高为3cm,那么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学生就会根据微课中展示的梯形图片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可以将梯形的一边进行剪裁,并拼凑到梯形的另一侧,学生就会在直观的现象中看到梯形变为了长方形,其长为(4+8)÷2,宽为梯形的高3,由此可得梯形面积为(4+8)÷2x3=18平方厘米,让学生根据微课的思路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微课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培优补差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微课教学,注重分层式教学

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要发挥微课的灵活特点,使微课内容符合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能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获得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变化性,提前设计多样化灵活的微课内容,做好教学准备,预备出现新的教学问题时,能够及时发挥微课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切蛋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比如计算5/8+3/4=?时,教师就可以在微课录制过程中准备两块大小相同蛋糕,其中一块切割为8块,另一块切割为4块,取8块中的5块和4块中的3块放在一起,由于两个蛋糕的大小相同,所以学生想要计算就必须将切为4块的蛋糕看成8块,所以3/4就变成了6/8,所以原式就可以转化为5/8+6/8=11/8,让学生在具体的演示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问和讲解,使得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二)发挥微课的交互式特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促进培优补差

微课的交互性特征,主要是指其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呈现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浓厚的、轻松的、自由的学习氛围,自觉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在“轴对称图像”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存在的许多轴对称图形在多媒体上展示,并且让合作讨论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比如:剪纸、蝴蝶标本、扇叶等各种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实物进行判断,这样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进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培优补差。

(三)利用微课教学方式进行预习和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利用微课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需要设计对应的数学练习题,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从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知识時,就可以在微课结束时为学生设计一相关数学习题,比如:假设小白兔在一块长为8米,宽为4米的土地上种萝卜,假设每1平方厘米的土地可以种1根萝卜,那么这块长方形菜地可以种多少萝卜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就会自主研究这一习题,在研究过程中加强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整体学生数学水平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从而促进班级内的培优补差,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谭显英. 简述微课在小学数学培优补差中的作用[A]. 《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2] 陈瑞国.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4):98-99.

[3] 祁艳红.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05):179-180.

[4] 玄建华.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15(Z1):89-90.

猜你喜欢

具体策略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