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育的一点看法初探

2018-08-14曹兴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注意事项途径

曹兴福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不仅教材发生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也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革新,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很多学生在受到学习上的困扰,对此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加强课堂互动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制,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笔者主要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途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注意事项;途径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革涉及教材的更换、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内容的更新以及课程内容的改变等内容,对我国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改革的注意事项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展开,但是效果却并不乐观,一些老师不能把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生也在不断变化的课程内容里茫然,家长表现出的则是对孩子文化课成绩的担忧,这需要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

1.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维

新课程改革就是基于当前的社会现状,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随之改变,原有的以分数为主流的评价方式自然要有所改变。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综合性地增添自主创新、思考分析能力提升的得分点,将学生的个人能力转化成分数,以此来鼓励学生尽快地接纳、适应新课程,不要因学生成绩一时的略微下降而放弃改革,应看到改革后的新课程对学生长远的正面影响。

2.注意授课资料的准备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范围的增加,教师需要各种辅助道具进行教学,如投影仪、电子课件、各种教学视频以及其他辅助设备。此外,教师还应从自身做好准备,进行丰富的数学相关知识储备,避免在开放性授课过程中出现无法把握课堂讨论方向的状况。

3.注意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高高在上,大多单以成绩论成败,学生压力大,面对挫折时心理脆弱。在新课程改革后,应将师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以交流探讨的形式进行新知识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不惧失败,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

4.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热情

将现实中的事物增添到数学理论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在具体化的讲解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印象。同时,教师不应将课堂变成自我演讲的地方,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讨论的气氛始终主导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索出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吸收。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途径

1.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社会实际生产中,各学科之间交叉领域增多,大多数的科研领域都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也不能够仅仅满足于数学方面的钻研,应该不断学习与数学领域相关的学科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系统,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片面的观点,丰富的学识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师的授课风采,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就是推动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学思考习惯。因此,课堂互动应作为主要形式进行推广,在教授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注意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但应注意不要因气氛的活跃而忽略知识的讲解,知识才是教学的基础。例如在进行“概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果班里选择班干部,需要对班干部进行能力考评以及民主选举,已知甲乙丙三人被选上班干部的概率分别为0.4、0.7与0.9,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那么甲乙两人都被选上的概率是多少?甲乙丙三人都选不上的概率是多少?”这样,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解答。

3.适当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当下学校的硬件设备都足够先进,适当地利用 PPT、宣传片等新颖的手段进行教学,课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讲解内容,有利于学生跟随授课教师的进度学习。但是不要过度依赖新媒体,应以教师自身为主,不可因使用电子课件而疏于板书和随堂互动。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时,教师在黑板上或学生在练习本上都只能通过有限的几组数据描点绘图,绘出的图往往与课本上的图象有较大差异,使学生产生怀疑。如果能够让学生亲自在计算机上输入数据,通过电脑准确绘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验证它的形状确实是抛物线,这样学生就能够消除疑问,并且可以加深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定义域、值域、对称轴、顶点、交点、单调性、奇偶性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完善教学评价体制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考试取高分之外的个人素质,因此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体制应该予以摒弃,提出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分数占一部分,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个人表达能力等均应在评分的考虑范围之内。同时注重参考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评分系统的改善中来,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热情。

三、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支持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做到与时俱进,应该通过提升个人素质、探索新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观念的方式,支持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努力,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栾新莲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20.

[2]陈玉伟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创新[J].时代教育,2017(02):56-57.

[3]王琴燕 .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7(03):32.

[4]王红娟 .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126-127.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注意事项途径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