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8-08-14毕新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毕新丽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应发生一个多元化转变。如何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实现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读写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帮助学生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促使其阶段性成长任务的圆满完成,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助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最终实现一举多得的目的。本文针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效策略;研究;分析

时代在进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转变了人们的核心教育观念。基础教育事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阅读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提升学生的人才价值,通过写作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科素养综合发展的有力保障,更是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显著提升的必要前提。只有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写作的真实乐趣,语文教学工作才能走向一个更大的成功。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

(一)教学模式固化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实际推行过程中,受到了部分教师的反对。这些教师备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错误的认为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往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时间无法适应新课改的最新趋势,导致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低,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丧失,主动探究积极性随之下降。教师主导着语文课堂,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尚未突显。

(二)学生热情不高

一般情况下,学校会从三年级开始独立增设阅读课,教师需要在课上给予學生特殊指导,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下课后任务。学生课后阅读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及时解决,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句子、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等,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热情就会有所下降,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有违课程开展的本质初衷。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积累下丰富语言

语言是人类通过思维方式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少,语句的积累明显不够,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明明脑中有许多新颖的想法与构思,但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写不出满意的文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太少。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且灵活生动地运用在实际写作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表达手法,要求学生进行转变,从而取得不同的效果。如学习《草原》时,文中有一句“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让学生在不改变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形态的转变,使用修辞手法,做到灵活运用。

(二)抓住文本空白点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了解到有许多空白点,是作者言犹未尽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训练点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象,适时拓展,也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中有许多课文存在这种空白点,只要教师善于发现,适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思路。从已理解的思想内容为出发点,看看文章的作者为表达思想内容,是如何立意、构思的;又如何选材、组织材料的;怎样布局谋篇,又是怎样准确地遣词造句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道理是怎样阐述的等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不但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会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如,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目的搞明白,就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作者的思路搞清楚,就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就会加深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感情色彩等。

(三)锻炼学生的仿写

在教师进行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从而锻炼学生对文章的仿写能力。如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作者采用了较多的表现手法来展现红军长征的艰辛与军人的坚强品格及舍己为人的高贵精神,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借鉴,从而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学生在写作的初期,不懂得如何写作,可以先借鉴他人的文章进行仿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写作与阅读成绩的提高。

(四)阅读中反思写作

写作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反思。写作的内容必须要有写作的对象,写作的来源主要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事物以及让人引起深思的热点话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上,根据课文的主干来抓住课文的延伸点,进行续写、扩写,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当然,针对不同的课文,续写和扩写的延伸点也有区别。对景观介绍类课文略写内容的文章,可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扩写;在写记事类文章略写的部分让学生进行适当情节合理的补充或者续写;对于议论类的文章,让学生结合作者的观点,来进行文章的补充写作。如教学《穷人》一文后,当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续写,鼓励他们研究一下后续的故事情节。

三、结语

写作与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的存在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写作与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将二者相结合,共同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寿宗.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64-65.

[2]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107-108.

[3]秦志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19-20.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