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

2018-08-14阳冬波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运用语文教学

阳冬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日渐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学中讨论的热点话题。语文教师也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新的教学环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特质,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但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阻碍有效教学的进行,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构建;运用

语文是人们用来互相交流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但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沉闷等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这是因为语文教师仍采用传统教育思想,没有及时的更新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学习方法,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要更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自主、个性、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明确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坚持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精心备课为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前需要做好相关备课准备,作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有利于教师顺利展开课堂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及知识的侧重点,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确保教学活动严谨、合理,对学生的疑问能及时答复,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及有序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来安排,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语文课堂教学前对学生布置预习的作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程,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大致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促使学生更加认真的听讲;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预习的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教学难点,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故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时,提高其课程导入技巧,能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其课堂集中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时需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以确保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奠定良好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1.创新导入方式

在课堂教学内容导入环节,教师要创新导入方式,要依据简练、有趣的要求,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前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导入方式没有趣味性,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影响学生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教学时,教师在开展正式教学内容前,可针对课文具体内容来抛出如“同学们,在生活中你都见过怎样的星星呢?”等此类问题,由于此类问题与学生生活较为贴切,且问题难度系数较低,能引导学生进入课程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开始进行问题思考,等学生讨论后,教师接着拿出苹果来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研究如何切苹果可得出五角星形状,正式引入教学课程内容。此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针对课文内容来进行问题设计的课程导入方式,不仅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有很大的提升。

2.利用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好的情境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创建方式,如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走进语文课程的学习之中。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今是信息化社会,多媒体集图形、图像、视频等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传播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之一。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文字信息转变为鲜明的图像,把静态的课堂转化为动态的舞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例如,教师在开展《三顾茅庐》一章节内容教学时,教师于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段来进行情境创设,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着一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和内容,从而引导其对文章产生初步认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效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便于教师顺利引入课堂章节的教学内容,而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对提高课程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与集中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师要充分明确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及方式,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引入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并互相讨论,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良好的氛围下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实现共同进步,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备课时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并充分意识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其课堂活動参与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肖冉.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8(03):52-53.

[2]应玉凤.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4):231.

[3]马进步.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6(08):71.

猜你喜欢

运用语文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