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生活实际化

2018-08-14马健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材生活实际教学

马健飞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要求和小学生认知水平,准确运用教学三维理念,通过课堂实际教学,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生活实际;教学;数学教材

教学生活实际化是当今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该注重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际问题为背景,将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化,促进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小学数学课堂的活力。

学校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较为固定的教学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新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随着教学方法日益增多,对教学方法的探究也日益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哪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就像苏联巴班斯基说的那样,不可能存在“教学法上的‘百宝箱”。美国教学法工作者富兰克尔也说过,“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行之有效的唯一的‘最佳方法”。把某种教学方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我们应该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这一原则。因此当今教学论更倾向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把几种教学方法随机应变的配合起来使用。

这样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法中也得到反映。例如苏联《小学数学教学法》就强调了,“教学方法必须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形式密切相关,正是根据这些关系的需要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可能把课堂教学的结构固定化、模式化。”美国C·芮代瑟尔在《小学数学教学》一书中也强调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学知识的特点、所面对学生的水平以及教师的个人风格而有所不同;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性、搭配性。

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是符合当今新课改要求的。如有些教育工作者就提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说明了教学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即使讲授同一个教学内容时,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教学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有的教师与上述原则不同,只是利用已有经验,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想把课堂教学搞一个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使每一节课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其實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现就把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比较适应当今新课改背景的教学方法介绍一下。

一、教学变的生活实际化的意义

在传统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注重升学率,重视考高分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题海战术、机械记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等成为最好最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这就成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相脱离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学方法生活实际化就是抑制这一现象产生的最好方法。同时,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正处在一个数字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现在的数学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社会需要,才能在教育教学方面立于不败之地。小学数学教学也要将课本中的知识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灵活使用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变的生活实际化的方法

1.精心选取实际生活的数学素材,构建数学源于生活的概念。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曾提出:“现实原则”,就是数学教学要来源于生活实际,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善于去捕捉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精选生活素材。从而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通俗易懂的数学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讨论、验证、汇报、总结等数学活动,发现生活实际中的数学知识及数学问题,借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存在的意义,从而真正自主地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二年级“克和千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设计了去超市购物这个课外环节,首先是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克和千克,“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班级开展联欢会需要500克糖,2千克瓜子,5千克苹果等”,接下来我就分组让他们购买这些物品,并要求他们保留好购物小票,让学生亲自去完成这样的生活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购买完事后,让他们亲自感受一下500克是多少,2千克是多少,从中学习质量的单位有克,千克等。从而比较直观的感受质量的多少,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精心设计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样的预设能快速的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真正感悟数学的魅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解决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注重合理的,随机应变的使用数学教材。课堂教学时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三、教学变的生活实际化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讨论的机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之中,养成爱数学的情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为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而努力。

四、结语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并给于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让数学应用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以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去开展教学,注入五彩缤纷的生活化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充满新鲜,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材生活实际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