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2018-08-14张菊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新课改小学数学

张菊芳

[摘 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对新课改号召的响应,但是在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也应该注重改革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要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本文主要结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分析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途径和方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创新模式

基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小学生在数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上都有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特点和思维能力水平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本文将以此为思路展开如下教学研究。

一、从教学导入的创新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创新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学习状态引导是课堂导入的主要任务,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教师也首先应该重视起课堂导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模式创新,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结合教学内容,改变陈旧的导入方法。譬如,在小学二年级“简单的加减法实际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常见的最感兴趣的话题“拔河比赛”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如“我们班要举行拔河比赛,愿意参加吗?一队 10 人,二队 6 人,行吗?为什么?怎样就公平了?”“你们喜欢玩串珠吗?今天就来研究关于串珠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图片或者实物,使其能够通过实例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记忆。

二、微课在强化教学难点中的应用,突破重点

数学教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点使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问题,尽管教师着重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具有理解难度。基于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如在在“时、分、秒”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这样的微课视频,“屏幕上呈现一个时钟,其中秒针、分针、时针分别标名称,秒针以正常速度走完一圈,期间秒针每走一步,视频左上角的计数器就加 1,直到加到 60,直到最后报‘1 分钟;然后是分针以比平时 60 倍的速度走完一圈,期间分针每走一步,秒针转一圈,计数器和报数原理类似秒针讲解部分;最后是时针以平常 720 倍的速度走 2圈,视频设计类似分针讲解部分,最后报数‘一天。”通过这样的视频内容观看,学生能够明确秒、分、时之间的关系,并深刻认识时间概念。

三、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性学习创新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十分广泛,并且取得的教学成果非常显著,在创新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也需要得到更新。首先,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依据小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结合小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特点上的差异性合理分配成员,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此外,教师要布置好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小组的讨论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例如,讲授“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寻找三角形的物体,课上展示学生找到的三角形物体,之后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长短的小木棒,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摆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之后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基本结构。提出新话题,三角形为什么如此广泛的应用与生活中?用三角形木框实验,演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之后让小组动手尝试一下,最终得出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

四、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游戏方法

游戏教学法本身具有的趣味性特点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利用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对游戏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二次加工,使其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例如,在加减法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小学生经常接触的“找朋友”的游戏进行加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裁判或指挥员的角色,在正式开始前,需要准0~9的数字卡片,将小学生以10人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划分,为每位学生发放一张数字卡片。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站位,在开始后教师会发布任务口令,如:现在请和为12的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小伙伴,这时学生会计算自己与多少相加等于12,计算后要找到小伙伴紧紧的抱在一起,这时可以看到有三组学生拥抱在了一起,分别是手拿3和9、4和8、5和7数字的学生,计算错误或者剩余的学生被淘汰。

五、应用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较为广发,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技术优势,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动态化呈现,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知识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学生在传统课本只能看到两个物体的表面积,因此,对这两类立体图形的认知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虽然可以明确区分两类图形的差异,但是立体感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说不出”的问题。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体现两类立体图形的差异性,即以长宽高是否对等作为区分两类立体图形的基本条件,且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直观性,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

六、结语

综上,数学教学是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要求和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但是成功的教学改革需要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作为支撑,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是没有认识到创新教学的重要性,没有掌握正确的创新教学方法,这也是本研究开展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宋金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02.

[2]于晓艳.浅谈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6(08):254.

[3] 曹朝忠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J]. 新课程(上),2017(07):127.

[4] 彭洁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77.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