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启迪·延伸
2018-08-14杨丽萍
杨丽萍
【摘 要】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感受,理解内容,体验情感,表达见解,积淀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本文中,我将从“积淀语言、启迪智慧、延伸生活”等三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的三大措施。引领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在浓郁的语文氛围中积淀文化素养;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学语文,让课堂教学洋漾着生活的气息;引领学生走出语文学语文,让课堂流淌着智慧的灵性。
【关键词】语文;语言;积累;智慧;生活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可赏心,可悦目,可回味,可动人,可铭心。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化知识,体验情感,表达见解,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跳“本我”之舞
语文是由句段篇构筑的精神世界。优美的文句、丰富的内容与饱满的情感凝聚成了一篇篇传诵不衰的好文章。我国的文学传统源远流长:璀璨的先秦繁星、瑰丽的唐诗宋词、锦绣的明清小说……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一个细节,一幕场景,一段历史,就是一幅幅姹紫嫣红、形象鲜明的画,是一首首情真意切、可歌可泣的歌,它们有的如玫瑰般激情奔放,有的如荷花般亭亭玉立,有的如茉莉般沁人心脾。教师要富有诗意,富有创意地打开孩子心灵的羽翼,让他们在与文本、作者、小伙伴展开心灵对话的同时,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积淀文化素养,在心灵深处刻下深深的印记,跳出属于独特感受的“本我”之舞。
(一)倾听作者的心声——品味语言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是应该让学生品味语言,对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要一字一句地抓落实;该细细品味的地方,要反复玩味,细细咀嚼慢。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品读。他先让学生想一想,你认为这是一次怎样的考验?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这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学生很快就从“三面”“悬崖绝壁”体会到这是一条绝路;从“斩钉截铁”体会到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绝路,把敌人引上绝路就是把自己引上了绝路。然后再引导学生关注这个“走”字后面的标点符号,通过对比,更让学生感受到班长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透过文字看背后的东西,倾听着作者的心声,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使语文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有声有色的画面、形象。正本清源,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魂。
(二)读出真实的感受——个性朗读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读、悟等途径与文本对话,反复品味,浸入语境,质疑文本,从而迸发自己独特的感悟。语文课上,把朗读作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多读,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的言语素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议老师:“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该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中“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一句时,让学生先想想是哪个字眼带给你快镜头的感觉?学生马上就找到“立刻”这个词。再让学生说说一共用了几个?再指导学生读读这句话,找到那种快镜头的感觉。读完之后再让学生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感觉?看到这一瞬间的动作,读着这四个“立刻”,你心里浮起的又是什么样的滋味?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去读这句话,读出母亲的忙绿、辛苦,也读出我们的难受和心疼。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读得有滋有味。
因此,老师要让孩子多读,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在读中体会情感;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读,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要淡化技巧,让学生真实地体验、思考,读出真情实感;老师还要用巧妙的评价、奖励的措施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朗读的快乐。
(三)采撷语言的珍珠——多重积累
学习语文重在积累。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记忆储存的最佳时期是四五岁到十二三岁。积累,捷径只有一条:多读多记。读文学,读历史,读天文,读地理、读经典名著、读诸子百科、读报纸杂志,最终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只有多记忆、多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日渐厚实。要积累教材的语言,反复阅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话语,采撷更多更美的语言珍珠,提高自身鉴赏能力。要积累思维的方式,或平缓,或激荡,或高昂,或轻盈,取长补短,从中汲取、积累各种思维结构和方式。要积累课外的经典,“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下深厚的文化根基。要积累美好的情趣,或伤心,或欣喜,或自豪,在比较、感染、批判中享受语文学科特有的美丽和滋养。还要积累生活的经验,把学生引向社会,读好社会这本大书,让社会生活成为语文的源泉,成为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带着诗意,怀着欣赏,我们要尽情地引领着孩子们去品读,去感受,去体验,去积累教材中的智慧美、情趣美、想象美、精神美,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共舞,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鲁迅共舞;与“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可爱白鹅共舞;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秀美江南共舞。与语文共舞,跳一支“本我”之舞。
二、谱“智慧”之曲
好奇心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相比之下,在儿童期更为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自己的爱心、学识和睿智,创设情景,制造疑问,让孩子们产生惊异,激发好奇心,燃起求知欲,從而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文本,掌握知识,升华情感,获得有效的发展。
(一)在品味感悟中启迪智慧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单纯的语言文字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像,把静止枯燥的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城》的最后一段时,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有哪些人登上长城,发出怎样的感叹?”可以预见,在学生幻化的人物中,就是他自己的心灵替身,是学生自己在感动、在自豪、在倾诉。文字长城只有化为学生可以充分凝视的意象长城,才能焕发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意蕴。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产生于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在教师充满激情、富有技巧的引领下,在文本情感的感染下,自发地“情动于内而形于外,”推敲、体味,或激动,或愤怒,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文本,认识事物,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在质疑问难中启迪智慧
《朱子读书法》中这样说道:“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可无疑,方始是学。” 如一老师上《草船借箭》,深读课文时,老师让学生质疑。一学生问道:“从课文内容看,诸葛亮不是向曹操借箭,倒不如说是‘诈或‘骗,所以我觉得这个课题不准确!”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顿时热闹非凡。教师既没敷衍搪塞,也没强行说教,而是顺水推舟:“究竟是‘借好,还是用‘骗,请大家再仔细读文,小组讨论,然后进行现场辩论。”于是乎,教室里唇枪舌战,你来我往。
因为质疑,课堂丰富多彩;因为质疑,学生豁然开朗。在对是非曲直的激烈争辩中,生成了富有智慧的精彩。“读书必知味外之味”,语文教学不仅要读懂文本,明了遣词造句之精妙,感悟布局谋篇之匠心,更需要我们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它们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课堂充满智慧灵光的催化剂。
(三)在即时生成中启迪智慧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教学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有价值的资源,课堂上教师不要拘泥于预设的教学环节,要即时捕捉亮点,并灵活运用即时生成的资源,来丰富课堂的内涵,使课堂教学更为机智,充满着智慧的灵性。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老师让学生说说成语“饱经风霜”的意思,学生按照词语手册中的意思来回答,教师觉得不满意。然后继续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来说说在哪里看到过“饱经风霜”的样子。这样一问,让学生的思维立即发散开来,有的说从老人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看到了“飽经风霜”,有的说从老人那步履蹒跚的脚步中看到了“饱经风霜”。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虽然从词语手册中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但他只知其意,却不能灵活运用。而这位教师却以灵活的教育机智,及时调控教学过程,继续点拨引导,把这个成语变成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启迪学生智慧的好素材。学生的发展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实现。这样的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充满了灵性。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当学生被“独在异乡为异客”所感染时;当学生被“白云生处有人家”所吸引时,凭借文字与联想,凭借纯真与热情打开的话题就会一个个涌现出来,推动着课堂向前发展,他们的思维聚合在一起,一定会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思想海洋,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将闪烁智慧的灵光。
三、唱“生活”之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该努力将课堂向自然拓展,往社会延伸,与生活连接,让学生投身自然,接触社会,融进生活,享受美好。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
(一)让生活入课——活化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的相似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如教学写景类的文章,可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美景或为它设计一则广告;故事强的文章,可用记者采访形式,创设情境,组织学生互相对话、自主探讨;又如教学童话,则可以将课文当作剧本,以课本剧的形式完成阅读过程,并在创造性的表演活动中发展多种能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电视微信上的新闻广告,琳琅满目的商店招牌……一切有字的地方都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可用资源,让学生运用知识的积累再现生活情景。这样的教学,不光学语文,也学生活,更学做人。
(二)让生活飞扬——体验语文
语文的学习资源无所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因此,老师与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首先,教师要巧妙利用学校活动。学校内每年都会举行很多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巧妙地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如校园的“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均是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好素材。“讲故事”“编故事”“课本剧”“淘书乐”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收获着对语文学习的体验和成功。其次,要巧妙利用社会活动。假期里,社区、小区、单位经常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只要我们善于引导结合,这些活动同样可以成为很好的语文素材,如“春节风俗”“元宵灯谜”“中秋团聚”“国庆盛典”“十九大召开”等。还可结合本地的风俗人情、乡土特色、地理环境,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领悟美、热爱美的目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让生活灵动——深化语文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文内容为出发点,拓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材料,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教师提供,通过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的时机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比如课前,可根据课文重点,查阅相关资料。如学习老舍先生的《猫》之前,先布置学生“观察猫的外形、生活习性,查找有关猫的知识,画一画猫”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丰富有关知识,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课中,可根据课文重难点的需要,在课堂中联系生活,播放视频资料或图片,拓展补充故事等课外知识,也可整合其他学科,共同开展读、写、画、说、演等综合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课后,可引导学生以文中的某一难点或重点为切入口,利用生活资源来深化学习,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如学了《曹冲称象》后,布置作业:(1)收集曹冲的故事;(2)除了文中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既复习了课文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开阔了眼界。
生活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我们要推开窗户教语文,让课堂教学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我们要走出文本教语文,让课堂充满着人格的力量;我们要走出语文教语文,让课堂流淌着智慧的灵性。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挖掘的是新的教育资源,唤醒的是沉睡的潜能,创造的是美好的生命境界,流淌的是绚丽惬意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海安.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2]裴海安.刘云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滋育心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