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遗产申报能促进旅游发展吗?

2018-08-14张朝枝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遗产地世界遗产遗产

张朝枝

中山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国中山大学国家公园国际联合实验室(张家界)主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张家界观测点负责人

近年来,世界遗产申报特别是自然遗产申报进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阶段。之所以竞争激烈,背后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通过世界遗产申报拉动当地旅游发展,但是,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真的是旅游发展的“灵丹妙药”,能促进当地旅游快速发展吗?

当下大部分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方面,目前国内成功的旅游地大多是世界遗产地,如黄山、泰山、九寨沟、张家界(武陵源)等,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有了世界遗产的“金字招牌”,不愁游客不过来。另一方面,国内媒体经常会刊发如某地世界遗产申报成功后,游客人数爆长,为当地创造可观经济收入的报道,对受众的认知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但事实上,相关研究并没有形成共识,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中国的世界遗产存在巨大的旅游需求(吴必虎, 李咪咪, 黄国平,2002),世界遗产品牌对国外游客人数增长有显著影响(Chih-Hai Yang, ,Hui-Lin Lin , Chia-Chun Han,2010),如黄山的国外游客受世界遗产的品牌影响就很大(Cheng (Grace) Yan & Alastair M.Morrison,2008 ),澳门的世界遗产申报促进了游客人数增长(Chia-Hui Huang , Jen-Ruey Tsaurb,Chih-Hai Yang,2012),还有研究显示,遗产申报仅对澳大利亚部分遗产地游客人数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Ralf Buckley ,2004),遗产申报对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相对更有效(Bruno S. Frey & Lasse Steiner, 2011)。

经过多年来对大量案例的观察,笔者认为,遗产申报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系列的因素影响结果,遗产申报对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获得国际认可、融入国际网络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意味着进入国际关注视野范围,正因如此,世界遗产往往与国家文化身份相关,各国各地因此积极将代表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挑出来申报,有时甚至将遗产申报上升到“为国争光”的高度。但随着中国申遗工作的进一步推移,其具体操作过程中政治意义似乎越来越轻于经济意义,遗产申报更多是为了融入国际组织的宣传与营销网络,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如丹霞山申遗成功的当天就在海外进行旅游宣传,随后的营销更是铺天盖地。由此可见,世遗申报过程也就是遗产地不断融入国际网络,被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二、借助外力推动强制性制度变迁

从近年来众多遗产申报成功的案例来看,几乎每一处成功申报都离不开政府自上而下、横跨各部门的强制性执行力,去解决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如梵净山申遗时,铜仁市市长就强调要“谋非常之计,行非常之举,出非常之力”,以确保申遗成功,要切实形成一切服从申遗大局,为申遗服务,为申遗让路,为申遗配套的合力,使得政府部门中一些积习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丹霞山申报世遗时,专门成立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对所有重大问题进行高规格专题讨论。崀山在申报世界遗产时,克服重重困难解除了与湖南凤凰古城投资有限公司的《崀山风景名胜区六大核心景区经营权转让合同》,推动管理体制改革。

在日常的遗产保护与管理体系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诱致性制度变迁缺少动力机制或动力机制不健全,无法推动自下而上的制度变革来促成遗产保护工作;其二,强制性制度变迁遇到层层阻挠,困难重重,有必要通过引入体制外的制度环境与安排。事实表明,遗产申报过程解决了很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遗产保护相关的问题,打破了旧体制内的重重制约,实现了新的力量组合与突破。

从某种程度上看,遗产管理部门申遗的动力在于将国际社会(或中央政府)当作独立经济体的一个外生变量纳入制度分析的范畴,寻找潜在利益空间与获利机会,为制度变迁设置新的动力机制,如中国加入 WTO 推动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如此。实际上,《世界遗产公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推动遗产地媒介形象重构

近年来的“申遗”历程表明,越是近期启动的遗产申报项目,越重视媒体宣传。遗产申报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遗产地不断宣传推广,在媒体中重构遗产地形象的过程。重庆武隆、贵州大小七孔在遗产申报前,其旅游形象并不鲜明,随着申遗工作的不断推进,各路媒体多管齐下,对遗产地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崀山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崀山申遗与旅游发展促进月活动”,举办了“一份宣言,一项签名,一种赛事,一个展览,一台晚会,一次游行,百筏竞游,千人会议,万人签名,畅游崀山”等十大活动,拟定了“崀山申遗宣言”,在全县旅游工作暨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动员会议上向全社会发布,营造申遗气氛,扩大“申遗”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目的地形象宣传工作投入多、见效慢,在没有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前,没有营销资金来源,没有营销主体,但申遗工作使各路力量集聚到一起,共同对遗产的各类活动进行集中报道与宣传,大大地提升遗产申报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遗产地的媒体形象,对旅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如据岭南控股广之旅数据显示,梵净山申遗成功的当天,通过易起行官网、线上线下门店搜索和预订“梵净山”旅游产品的客户,环比增加300%。

四、对遗产地进行整治与梳理

近年来中国的遗产申报工作表明,遗产申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遗产地进行重新梳理与整治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遗产保护与管理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增加社会筹资、加快环境整治、加大遗产保护投入等方面。如三清山在遗产申报过程中把环境整治作为申报的中心工作,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整治工作,拆除违章建筑,恢复自然景观,提高管理水平,组织拆除了近 5千平方米的违章和不协调建筑,关闭并拆除不协调的经营网点5处,关闭了外围景区的24个无证开采矿点。崀山在申遗过程中,仅在环境整治的初期,就修建保护性设施 20余处,整建土木木质结构民居 990余座,改造面积共达 19万余平方米,拆迁杂栏及有碍观瞻建筑物 550余处,硬化道路和硬化晒坪3600余平方米,搬迁或关闭污染企业30余家,将此前无法解决的环境整治、资源保护等问题全部一次性解决。这些工作主观上是为了加强遗产保护,但客观上也为当地旅游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遗产申报对遗产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尽管遗产价值本身在申报前后并没有变化,但通过遗产申报解决了遗产地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管理体制问题、环境整治问题、交通瓶颈问题、目的地形象宣传问题等。种种做法为遗产地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所以遗产申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发展。但如果遗产申报成功后,旅游发展所需要的一些其他条件没有得到持续改善,或者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产生了新的矛盾,那么即使遗产申报成功也不能持续促进遗产地旅游发展。最重要的是,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自然资源,并不等于具有美学价值或者说旅游吸引物价值,简单地以为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就可以促进旅游发展,或者认为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对旅游发展没有影响,都不是客观的态度。

猜你喜欢

遗产地世界遗产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遗产怎么分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千万遗产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世界自然遗产地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