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玛·阿夫·克林特与她的抽象艺术
2018-08-14马躏非
马躏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 100872)
希尔玛·阿夫·克林特(Hilma af Klint,1862—1942)是一位瑞典女性艺术家。她的抽象主义作品早于欧洲的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和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瑞典现代博物馆把希尔玛视为抽象艺术的先驱和瑞典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但时至今日,这位杰出的女性艺术家仍不为大众所了解,甚至在艺术家群体中,也知之甚少。目前为止,对她的研究只是在艺术史界极少数的学者中。笔者在文献检索中发现,国外虽举办过一些她的展览,但大多集中在瑞典,研究她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寥寥无几。国内对她的研究同对抽象主义其他艺术家的关注度相比,几乎是空白。因此,就其在抽象艺术领域的成就和价值而言,希尔玛应该得到更深入、更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希尔玛一生留下了大约1200多幅作品和100多篇艺术笔记。她曾在遗嘱中要求,只有在她去世20年后才能将其作品公之于众。因为她认为,只有到那时,公众才有能力理解她的艺术。这也是为何她的艺术作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原因。
1970年,她的全部艺术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了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现代美术馆。艺术史学家阿克·柯凡特(Ake Fant)在19世纪80年代最先将她的艺术介绍给世界。1984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北欧国际研讨会(Nordic Conference)上,他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希尔玛。
1986年,美国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由莫里斯·塔奇曼(Maurice Tuchman)①莫里斯·塔奇曼(Maurice Tuchman)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博士,曾任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因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第一个策划了一系列有关20世纪现代艺术的著名的展览而声名鹊起。策展的题为“艺术中的精神:抽象艺术1890—1985”(The Spiritual in Art:Abstract Painting 1890—1985)的展览,这是希尔玛艺术作品首次参展。随后,由著名策展人Catherine de Zegher②Catherine de Zegher 出生于荷兰,是著名的国际策展人、现代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曾在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有过成功的策展经历。于2005年策展的“3×抽象性:希尔玛·艾弗·克林特、艾玛·琨茨、艾格尼丝·马丁绘画中的新理论”(3×Abstraction:New Methods of Drawing by Hilma af Klint,Emma Kunz,and Agnes Martin)的展览分别在纽约、洛杉矶、都柏林、爱尔兰等地的著名美术馆举行,引起强烈反响。
1 希尔玛·阿夫·克林特抽象艺术与神秘主义
1862年,希尔玛·阿夫·克林特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路德教家庭。不久举家迁到梅拉伦湖流域的阿德尔森岛上,那里是维京文化发源地之一。希尔玛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她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希尔玛的童年时光是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同时,自由的家庭氛围使她能够经常走出户外,如画的自然陶冶了她幼小的心灵,成为她日后艺术创作的源泉。此外,她又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她还涉猎了植物学、音乐和科学等很多领域。这些都使她养成了既有逻辑性极强的理性思维,又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感性思维能力,这些超乎常人的能力在她的抽象主义绘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1880年,希尔玛的妹妹赫尔米娜的死使得希尔玛遭受到极大的打击,由此她开始对宗教和唯灵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欧洲其他的抽象艺术家,如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的经历一样,希尔玛也受到当时社会流行的精神思潮的影响,对一些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和哲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深信不疑。这些思想对她的抽象艺术影响深远。
1896年,希尔玛成为了一个宗教性质集会中的一员。这个团体只有包括希尔玛在内的五名女性,她们把这个团体命名为“五人组”(The Five)。在这个团体的活动中,她们也举办过降灵活动并分享彼此通灵的体验。她们将这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层面的“灵”称为“high master”。事实上这个团体信奉的是唯灵主义(spiritualism)思想。
唯灵主义自19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各个国家流行起来。唯灵主义认为灵魂和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简言之,它是原始“万物有灵论”的现代翻版。信奉者在这一过程中追求灵魂交流的体验,因此常以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形式出现。他们经常举办降灵会(séances),召唤已逝的亡者,相信那些脱离肉体的灵魂会再一次回到物质世界,并可以藉由灵媒和这些亡灵交流。有资料表明,早在19世纪80年代初,年仅17岁时,希尔玛就曾参加过这种降灵会。
随后“五人组”的成员们开始分别在写作和绘画中探究这种通灵体验,追求一种非人类理性操控下的、无意识的、自动书写方式。希尔玛也由此开始了其《神殿》系列的抽象艺术的创作。
1913年,希尔玛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的神智学会(Theosophical Society)。
神智学融合了神学学说、东方神秘主义宗教等多领域思想。神智学是由俄国的通神学家海伦娜·彼洛夫娜·布拉瓦茨基夫人(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1831—1891)于1875年在美国纽约创立,专门研究心理、精神、超自然能力、通灵等。其学说大胆,超越常规,曾引起非常大的争议,却也对全世界的神秘学做出了贡献。神智学曾于19世纪—20世纪初流传欧洲。而恰恰就在这期间,希尔玛的抽象艺术更加趋于抽象化。
1920年希尔玛在瑞士再一次见到了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1861—1925),并加入了人智学会(Anthroposophy Society)。这次旅行之后,希尔玛放弃了几何抽象的创作,转向水彩画,并力求在色彩中找到创作的主题。
人智学是神智学的演化,由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于1913年创立的。人智学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精神领域,用人的本性、心灵和独立于感官的纯粹思维与理论来认识人类的精神存在、物质世界和宇宙现象。而他们会面时正值斯坦纳的知名度达到最高峰的时期。他的名为Wolf-Sachs的巡回演讲引起极大的轰动。
1925—1932年间,希尔玛停止了大部分的艺术创作。很多时间住在瑞士的多尔纳赫,学习人智学,并参加了鲁道夫·斯坦纳的很多讲座。很遗憾从1932年直至1944年去世,希尔玛再没有抽象主义的创作。
2 1906—1907年——希尔玛·阿夫·克林特的早期抽象艺术
希尔玛·阿夫·克林特的艺术创作最早可追溯到1880年,那一年她进入到一所技术学校,并参加了一个肖像画课程班。1882年,她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整个19世纪80年代,希尔玛都在从事风景和肖像画的写实风格的创作。
在1896年参加了唯灵论性质的“五人组”后,希尔玛开始尝试通灵体验中的无意识、自动性的绘画方法。她描述其绘画过程,声称作画并不是在自己的掌控中,而是“high master”经由她的手将画面自动显现出来。希尔玛早于超现实主义30年就已经尝试了这种非理性的、自动化创作方法。
此后希尔玛在画面上开始逐渐摆脱对物质世界的具象描绘,在经过很多实验性的创作后,终于在1906年开始了《神殿》的创作。这套作品由一些不同主题的系列作品组成。最早的一组作品被称为《原始的混乱(Primordial Chaos)》(图1),由26张小幅油画作品组成。完成的时间约在1906年11月到1907年3月间。画面由蓝色、绿色和金黄色组成,会让人联想到天空、大地和水,这些形象是从物质世界而来,但画面用笔看似潦草,结构简单。希尔玛直到1915年一直保持着这种类似于速写风格的油画创作。从这组作品可以看出,此时希尔玛已经彻底抛弃了具象表现,抽象主义绘画形式已经很成熟了。而这比康定斯基的第一张抽象艺术绘画整整早了5年。
1907年8月,希尔玛开始了纸本《最大的10张画(the ten largest)》(图2)的创作。这套绘画按人的年龄段分为童年、青年、成年和老年四组。画中图形有的呈规则的圆形,有的膨胀饱满,有的像蜗牛螺旋形、同心圆、展开的花瓣或类似桑葚等植物状。大都半隐半现,或盘旋,或呈辐射状漂浮在藤状物上。该系列作品的色彩由陶红色基调逐渐转向淡紫色。这些画面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有些似乎在表现神秘的天体,有些似乎更像精微的细胞组织结构。希尔玛在日记中再一次描述了不由自主的创作体验:“绘画直接通过我的身体显现出来,我自己并没有任何自主的绘制和意识,好像一股强大的外力驱使我,因此我画得很快,也非常确定,没有一笔修改。”
图1 《原始的混乱》画布油画(1906—1907),从左至右依次为第7、8、16、17号
图2 《最大的10张画》(1907),从左至右依次为第2、3、4、7号
3 1912—1915年——希尔玛·阿夫·克林特的抽象艺术
1908年,希尔玛为了照顾失明的母亲而停止了艺术创作。期间,她潜心研究秘传基督教和鲁道夫·斯坦纳在蔷薇十字会的演讲。蔷薇十字会被称为玫瑰十字会,也是一个宗教神秘主义组织。这些学习对希尔玛的抽象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断几年的艺术创作后,1912年,希尔玛重新回到《神殿》的创作中。从1912年至1915年,她创作了《天鹅(the Swan)》《鸽子(the Dove)》《祭坛(Alter piece)》系列作品。较之之前《原始的混乱》和《最大的10张画》,这些作品更加抽离于物质世界,画家在绘画上更加关注个人精神层面的探究,对精神世界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
图3 《天鹅》(1912—1915),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第1、8、9、17号
《天鹅》系列(图3)完成时间大约在1915年左右。天鹅在许多神话和宗教里面都是优雅的象征。希尔玛在这组系列作品中,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抽象化创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将黑白两只天鹅交织成一个整体,随后,画家找到了用对称分割的形式来表现这个由对比强烈的两极构成一个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想法。这一想法似乎来源于宗教二元论思想。诸如美好和邪恶、秩序和混乱等,希尔玛尝试用抽象的形态来表现这些抽象的概念。
《鸽子》作品的名字应该也是来源于宗教。在基督教中,鸽子代表圣灵的意思,这套系列作品清晰地展现了画家由具象走向抽象的轨迹。
《祭坛》系列(图4)是之前所有系列作品的一个总结性的创作。几何化形式出现在这组作品中,色彩较之前更加单纯。三角形在许多宗教和文化里都有象征着最高中心和权威的寓意。画面中等边三角形呈阶梯状逐渐缩小到顶点,明确地指向顶端的一个金色的球体。球体外有很宽的呈星状的轮廓,像光芒一样辐射开来,甚至延伸到画面以外,非常醒目,似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精神世界。而三角形的阶梯则寓意着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逐级超越最终就到达顶端的最高境界——精神世界。而在这一系列的另一些作品中,圆形象征了精神世界,外围的昏暗颜色代表着从精神世界堕落下去的物质世界。在这系列作品里,希尔玛的抽象主义的象征符号更加成熟。
1914年,她参加了在瑞典南部马尔默举办的“波罗的海展览”。画家均来自北欧、波罗的海国家、德国和俄国,其中俄国以康定斯基为代表。但希尔玛在这次展览中仅展示了她的写实主义作品。其原因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几年前鲁道夫·斯坦纳在看到希尔玛的作品后,曾对她说过,世人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理解她的作品。可能这些话使希尔玛始终将她的抽象艺术秘不示人,直到她去世后的20年。
4 1916—1920年——希尔玛·阿夫·克林特的抽象艺术
1916年,希尔玛沿着抽象主义道路继续前行,创作了几何风格的《帕西法尔(The Parsifal)》系列和《原子(Atom)》系列,作品更加抽象化。
帕西法尔是中世纪传说中大不列颠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之一,他因寻找圣杯而被称为“圣杯骑士”。这个寻找圣杯的故事在宗教界也被解读为寻找救恩的旅程。希尔玛选择这个题目有象征精神从物质世界解放和救赎的寓意,或者对画家本人而言,也有探寻最高精神境界的寓意,象征艺术和心灵的朝圣之旅。
1882年,著名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从这个传说中得到灵感,创作了歌剧《帕西法尔》。1916年,这部歌剧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演出,希尔玛也许受到这部歌剧的启发,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
希尔玛于1917年创作的《原子》系列,充分展示了画家在如何将科学领域的知识转化为可视的形式方面的奇特才能。
5 1920—1932年——希尔玛·阿夫·克林特后期的艺术创作
图4 《祭坛》(1915),从左至右依次为第1、2、3号
图5 左图:希尔玛·艾弗·克林特的《花和树》系列之一(1922)中图: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的《无题》(1957)右图:肯尼斯·诺兰(Kenneth Noland,1924—2010)的《在灰色色场中的一个激昂的声音》(1961)
希尔玛一生的艺术创作始终和她在精神世界的探索活动密切相关。1920年,希尔玛在瑞士再次见到鲁道夫·斯坦纳。二人的谈话内容我们无从知晓,但希尔玛随后就加入了人智学会,并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人智学的学习和研究中。
依据斯坦纳的观点,人智学力求看到人的精神层面。对斯坦纳而言,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教义学说,而是对这种探究行为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导。希尔玛的艺术创作由此受到的最大影响就是自此她停止了几何抽象艺术的创作。两年后,希尔玛转而开始用水彩描绘一些模糊柔软的、流动漂浮的、无意识的植物形态,称为“花和树”系列。这样在希尔玛60岁的时候,画家开始了又一次艺术风格上的改变。这些作品和30年后美国的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及其他色场画家的作品不谋而合(图5)。
希尔玛最后的作品完成于1932年,是关于英国在二战期间的大轰炸和地中海海战的一些预言性质的图像。
希尔玛·阿夫·克林特和她的艺术的故事像谜一样美丽。后世的很多抽象艺术家,包括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都能在她的作品中找到风格要素的雏形。但是这位女性艺术家却自己躲在了画面后面的自我精神世界里,终生不卖画、不展览。今天,希尔玛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神秘的抽象艺术作品,更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有关艺术的课题,诸如艺术市场、艺术体制和女性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