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的新课导入

2018-08-13储德金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上半场下半场新知

储德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22-01

小学数学知识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逻辑性强。新知识点的教学都建立在旧知的掌握下的延伸。所以新课前的导入尤显重要。一般地新课前的导入多则七八分钟,少则三五分钟,对旧知进行唤醒、梳理、巩固,对接下来的新知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能容易理解,对新知的掌握也牢固。导入课有以下几种:

1.温故新知,自然导入

在农村小学任教,常听到有些青年教师在谈论数学新课教学时说:“很简单的教学内容,上课学生们也听明白了,但到做练习时却错误太多。”

本人在了解其教学过程后,分析得出:新课教学内容简单,也要上好导入课。教师在课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此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然后上课时必须对这些知识进行唤醒。让学生有个明确清晰的概念,再教学新知。这样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就容易些、牢固些,做课后的练习时错误会很少。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量单位间的进率、计算公式,以前学习新知的方法等都是导入课所要学生回忆掌握的,这样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从面的个数、形状、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棱长的条数和特点、顶点的个数,让学生明确认识立体图形从什么地方着手。然后导入新课。让我们像以前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来认识另一种立体图形——圆柱。然后再按圆柱有多少面、面有什么特征,有没有棱长和顶点的顺序让学生认识圆柱体。

2.搭桥过渡,降低难度导入

小学数学新课,有的内容跨度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在导入课提前把新课内容前后关联点找出来。也就是学生会卡在什么地方,然后在关联点搭搭桥,让学生顺着老师搭的桥顺利的走过去。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14页的例9:“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着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对这个例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在导入课里预先打好埋伏。为此我设计了预习题的两个问题:

果园里桃树有120棵,梨树的棵树比桃树多1/3,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几分之几?

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得出:①120×1/3=40(棵)②1+1/3=4/3再让学生说说理由。然后多媒體出示例9,通过阅读和理解,学生能找出这题的解答方法:①可以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75x4/5。②也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1+4/5,然后能顺利地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地次数。75+75×4/5②75×(1+4/5)。

再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41页的例6:“篮球比赛,我们班全场得了42分。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这个例题的两个半场的得分都是未知的。用方程解答比较合理。但学生以前接触的列方程解答应用题都只有一个未知数,这一题有两个未知数,学生解答的难度较大。这就要教师在导入课中整合以前的用字母表示数和解方程的相关知识。为此我设计了导入课的准备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①鸡有a只,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鸭有()只,鸡和鸭一共()只,鸭比鸡多()只。

②解下列方程:

5x+6x=22 x+1/3x=16

准备题①是为例题的教学设两个未知数引路的,②是是复习巩固解方程的知识的。这样在出示例题时,通过阅读与理解,这题有两个未知数。如何用方程解答呢?如果设上半场得x分,下半场得分如何表示?如果设下半场得x分,上半场得分如何表示?怎样列方程?能解答吗?因为学生有导入课的知识储备的唤醒。学生对新课的学习较能轻松地进入,解答起来比较顺畅。

3.情境导入,形象直观。

现在电化教学已经普及,运用情境导入能有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时更直观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更有效。

总而言之,教学老师要教好书,要让学生掌握新知,就必须上好导入课。导入课呈现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是提问题;可以是填空题出现,还可以是应用题。既然是导入课,内容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要让学生顺着你的导入进入新课中,否则,达不到效果。

猜你喜欢

上半场下半场新知
人生下半场 拼的是健康
互联网的下半场,开始了吗?
基金下半场谁是主角?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适应人生下半场
新知
新知速递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