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8-08-13张绍云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方法

张绍云

摘 要:目前,重视阅读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关键。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的问题长期存在。本文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可以逐步解决该问题:反思教学中的无效劳动,提高对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大量的诵读、阅读活动,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势必导致学生厌学,更违背了人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学习语文一定要有体验、有感受。语言只是承载文化的工具,在阅读中,水到渠成地自然习得章法、学会句读的模式才是最好的语文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才能回到语文教学的根本。

一、反思教學中的无效劳动

毋庸讳言,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教师必须进行反思,并且下决心去解决。当我们注意到了目前语文教学模式事倍功半、收效之微时,才能自觉寻求出路。以练习、做题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行为连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学生深层次的发展。

比如,临近考试,所有的学生在作业本上集中写字词。一张卷子印满了密密麻麻的汉语拼音,要求学生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这样的作业是考前强化训练,这种短时记忆的实际意义就是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无益于学生能力的提升。难道说,没有更好的学习字词的方法了吗?太多的知识点过于集中,都是对提升理解力的阻碍,对增强学习兴趣的破坏,结果就是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这种耗时低效的作业,实在是因为太多的考查、考试所逼,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学习形式正是语言教育的大敌。

二、提高对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有些人之所以不重视阅读教学,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在美国、日本、欧洲,全民阅读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更早。每年政府拿出大量的资金建立国家图书馆、学校图书馆,还开展漂书等一系列推广阅读的社会公益活动。近几年,我国也出现了儿童阅读推广专家,像中国儿童阅读点灯人朱自强、梅子涵、徐冬梅等人士,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文化人士走进了推广阅读的行列,这是因为阅读是最好的母语教育模式。当我们反思教育现状之后,更加迫切地感受到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全民阅读的必要性,感受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套用蒙台梭利的话说“适宜的环境,谦虚的教师和科学的材料,这就是母语教育方法的最好的三个外部特征”。“适宜的环境”是指与考核无关的阅读氛围;“谦虚的教师”是指对母语有感觉,从而专注于提升传达这种感觉的教师;“科学的材料”是指适宜学生,给予学生最纯真思想感情的文本。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不会阻止学生心灵的成长,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和学生一同成长,只有这样的文本才会滋养生命,只有沉静、笃实的教育才会呵护母语,才会让学生爱上母语学习。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法和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就二者来说,心理特征是基础,方法是关键。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方法的重要性。阅读是一个感受、思考、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阅读中,学生会慢慢感受到母语承载的五千年文明与历史绵长的记忆。“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中空阔的神话梦境,“舜耕历山”“愚公移山”中的智慧与倔强,将会通过阅读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刻印在他们的心里。阅读故事的效果远胜于教师讲解一千个道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绿狼生下来就是绿色的,好像雨后草原般的翠绿。可小绿狼要参加灰狼的足球赛,在小灰狼“呵,绿色的狼”的嘲笑声中,小绿狼厌恶自己了,他要变成灰狼,于是买灰色的衣服,可还露着绿尾巴;用草灰涂抹,被大雨淋掉;最后抹上灰色的油漆,可太阳炙烤得他连气都喘不动;没办法,只能变回绿狼。在痛苦中,小绿狼认识到,承认自己的外部特征,相信自己才是最好的,这就是成熟。

这个故事留存在学生的心中,永远也忘不掉。如果学生出现了不自信的现象,教师和家长只要告诉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理论,相比之下,前面的故事阅读教育效果肯定胜于讲道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总之,只要教师切实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阅读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责任编辑:周玉梅 陶 静)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