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克珊娜》中女性主义的崛起
2018-08-13徐成玲
内容摘要:笛福所著《罗克珊娜》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多用来对比同时期不同时期,同作者不同作者其他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细读英文原著,进一步深入分析论证罗克珊娜的情人、母亲、商人三种女性身份中体现的女性主义,从而得出作者和罗克珊娜本人对这几种身份的情感倾向,进一步学习了解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作者独特超前的思想。
关键词:《罗克珊娜》 身份 女性主义 自由
18世纪是小说崛起的时代,这些小说多以第一人称撰写,且主题多于女性道德和物质困境有关。笛福的《罗克珊娜》正是其中的一部典型的长篇小说。笛福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其作品涉猎政治,经济,历史,传记等,范围广泛。《罗克珊娜》是笛福最后一部作品,是一个女性的自传。小说问世近50年后才开始有学者关注,但时至今日,相关的研究还是寥寥可数,关注点多集中于分析罗克珊娜悲惨命运的原因以及对比《罗克珊娜》和同时期不同时期,同作者不同作者其他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少有对罗克珊娜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反映的情感倾向进行详细探究,因此,本文将从小说中的情节内容出发,结合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即:追求自由平等,释放妇女潜能,深入分析阐述罗克珊娜的情人、母亲、商人三种形象中崛起的女性主义。
一.罗曼蒂克的情人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概念,直到19世纪末期才在法国提出,之后流行于英美更大的范围里。后来的女性主义理论也有不同的派别,不同人对于女性主义有不同的定义,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来看,罗克珊娜的情人身份十分符合此设定。对情人身份,罗克珊娜坚持自己独特的罗曼蒂克式解析,追求自由。罗克珊娜曾和荷兰商人说,“妻子总是一个上等的奴隶,而情人是神圣的。”作为情人陪伴在男人的身边总是比作为妻子更加自由,更受宠爱。她认为婚姻往往是束缚女人的牢笼,相较于以前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存在形式,现在的罗克珊娜早已品尝了把握着经济大权的自由感,更有意做男性的主宰,掌控自己的命运。面对珠宝商人多年的痴心等待和多次真挚的求婚,罗克珊娜并没有为之所动,这时的她无比冷静地分析婚姻会让她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权衡之后,还是决然地拒绝了珠宝商人,这时反倒有种把作为男性形象代表的珠宝商人拿在手里尽情玩捏的戏剧性反差。
自从做了别人的情人后,罗克珊娜的语言举止和之前判若两人,完全顺应着情人定义发展,一开始还会因世俗道德伦理的层层约束拒绝和别人同床,她曾和房东先生说,“一个女人宁愿死也不能出卖自己的身体与尊严”,到后来渐渐自己会主动提出和荷兰商人同床来报答商人对她的帮助,她曾对亲王说,从来没有人像您这样真心关心我,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这样的话在之前对于罗克珊娜而言简直就是有违人妻道德,任何一位有尊严的女人是绝对说不出如此轻浮的话语的,但是现在这样的话确实是出自罗克珊娜本人之口。在罗克珊娜的丈夫刚抛弃她的时候,“好心的”房东每天热心地过来询问罗克珊娜的情况,并且主動提出免费让她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还给她添置新的家具用品,房东先生的这些举动在女佣艾米看来是对自己女主人心怀企图的,但是罗克珊娜却为艾米拥有如此邪恶低俗的想法而感到羞耻。之后在和荷兰商人的交集里,罗克珊娜认为荷兰商人对自己如此关怀肯定是想得到些什么,所以她主动提出支付荷兰商人一些劳务费,甚至到后来提出愿意用自己的肉体来报答他。从这些明显的语言行为变化不难看出罗克珊娜在努力经营起来自己独立创造的新型身份,即Mistress,情人。
在继承房东的遗产后,罗克珊娜其实已经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她过完下半辈子了,但是对金钱无穷的欲望驱动她继续利用这个身份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甚至爱上了这种出卖色相,不劳而获的感觉。对于她来说,只要情人的的身份一直保持,就意味着金钱会源源不断纳入囊中。她在情人这个角色里如鱼得水,她的一言一行也会随着自己身份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当变成亲王的情妇后,她很欣然地接受艾米还有其他佣人“Your Ladyship”“My Lady”(引用自原著)的称呼,并且在言行举止和服装仪表方面也尽可能地朝着贵族妇人方面看齐,不断直接或间接地学习如何成为贵妇,至少自己的言行举止看上去都得符合贵妇人的身份设定。每逢重大的场合,她就会穿上那款精致的西班牙式长袍以显示她高贵的身份。
在成为了亲王的情妇后,她看不上身份比亲王地位低的男人,因为在拥有了金钱后,罗克珊娜想要的还有尊贵的地位。罗克珊娜虽然不喜欢受男人的管束,但是她却异常享受年轻男子对自己的殷勤,而这些她都能轻易地通过粉饰自己的外表和语言,靠自己打造出来的情人罗克珊娜的身份来轻易获得,这些都可以看出罗克珊娜本人是非常享受情人身份以及情人身份给她带来的种种自由和利益。
二.自我维护的母亲
在无私奉献母爱和维护自我利益之间,罗克珊娜选择了后者。她口口声称自己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后一定要回来接济自己那可怜的孩子们,“毕竟有哪个母亲在有生之年不想享受母子团圆的欢乐,一直与自己的孩子分离”。但是,当罗克珊娜做了房东的情妇,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后,她并没有回去接济自己的孩子,反而觉得这些孩子是她美好人生的重大阻碍。所以,当她女儿苏珊出现时,由于罗克珊娜非常担心自己精心打造出来的完美身份被捅破,她甚至默许女佣艾米伤害苏珊以阻止自己的女儿威胁到自己现有的生活,这一点淋漓尽致地将罗克珊娜的虚荣展现了出来,现在对于她来说,孩子只是被用作答谢有恩之人的一个媒介,以至于她提出为荷兰商人生一个孩子来报答商人对自己的恩情,身份地位在她的眼里远远高于自己的血脉。
在小说的结尾,虽然罗克珊娜对自己对待亲生孩子的做法有一定的忏悔之意,但是不幸的是,她不擅长于语言表达,也不懂得反思的艺术,反倒把自己不能解释的原因归结于“魔鬼的操纵”,一开始是因为贫困而让她不得已抛弃自己的孩子,可是后来掌握了自由支配经济的权利后她依然没有选择回到自己孩子的身边,而是继续被自己对金钱和地位无限的欲望支配着,甚至做出了伤害亲生骨肉的事情,她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心理和做法,于是只好强调这是由于人性普遍存在的邪恶在作祟,凡人是不能够战胜这种邪恶势力的。她不懂得如何正确解析自己的行为,而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她和自己孩子之间的隔阂和误解,有生之年不能和孩子之间保持着一种亲密关系,享受完整家庭的温暖,作为一名母亲,她是极其不幸的。
罗克珊娜本人对自己的母亲角色没有充分的理解,这个精心打造的情人身份就是为了能让自己过上更加优越,受人敬仰的生活,她认为自己作为独立女性的自由感比母亲的责任更重要,她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事情在她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设置阻碍,因此,对这一身份没有对情人身份的认同感来的那么强烈。
三.精明强干的商人
笛福作为一名商人,他的商人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不同于一般女人的是,凭借“罗克珊娜”这个她精心打造的情人身份积累一定量的财产后,罗克珊娜并没有继续把自身的命运交由男性来决定,而是从根本上意识到在当时的男性眼里,罗克珊娜只是一个代表着性的抽象的名字而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鲜活的女人形象,他们不会给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所能想到的是罗克珊娜能满足他们的生理快感,但是一旦哪天出现了厌烦的情绪,女人就将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因此,女人要自强独立,依靠自己经营和打理钱财。于是,在其有了一定的钱财,地位基础后,她还为自己打造了另一种身份,理财投资家,或者说商人。罗克珊娜继承了房东的钱财后,立马转换到自己的新身份当中,以独立自主的商人专业姿态,利用自己身边能动用的人脉资源,她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了一切,安置好大量的金银财宝。
值得一提的是罗克珊娜做过很多人的情妇,在每一段感情的开始和结束,罗克珊娜都会很精确地计算着得失,该回报的用金钱或者其他方式回报别人,该索取的就向对方正当合法地索取。这一切都可以看出罗克珊娜也是一位颇具商业头脑的優秀理财者,另外,罗克珊娜在商业上的成功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作者笛福对于罗克珊娜商人身份的认同。
笛福笔下的罗克珊娜所处的年代是18世纪。在当时的欧洲,由于父权话语体系的长时期影响,男性掌控着经济大权,是社会的主导力量,相对地,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作为一种“寄生虫”在经济上依附着男性。然而在《罗克珊娜》中,罗克珊娜其中三种代表性身份都可以体现出独立自主,自我经营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一种新的精神立场,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内涵。”
正如罗克珊娜自述道:“妥协,生存;反抗,死亡”她在贫穷潦倒的时候会选择妥协于现实,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条件,用心经营一个情妇和后来的商人身份来换取更舒适的生活。如果她没有妥协于现实,继续维持原来的生活状态,那么只能困于生计,潦倒一生,也不会享受金钱和地位带给她的快感,不过相反地,有失必有得,这样或许她就可以收获儿女的尊敬和爱戴,和自己的儿女在一起,享受着世人所唱咏的天伦之乐,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母亲身份,这一切都只是不同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结果而已。
对于不同选择下拥有的不同身份,罗克珊娜始终保持着自我独立,做出不受外界干扰的个人判断,对各类身份有着不同的倾向:向往过情人和商人的平等自由生活,逃避做母亲所带来的种种束缚。通过笛福对罗克珊娜的心理和命运的刻画,即:罗曼蒂克的情人,维护自我的母亲,精明强干的商人,也可以反映出笛福的思想动向,即使在当时长期受父权制观念压迫的社会背景下,他也是支持鼓励女性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目标。
(作者介绍:徐成玲,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