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的逻辑基点及实现路径刍议*

2018-08-13张崔英

新疆社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层面文化

张崔英

内容提要:文化自信是由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面的自信构成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点,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现代基点。文章认为实现文化自信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外来文化批判地借鉴和理性吸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华文化。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加入“文化自信”,既是党和国家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是做到文化自信的首要前提,分析文化自信的基点是做到文化自信的基础,探索文化自信的路径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

一、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外延

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是做到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何为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的内涵来看,是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历史、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认知、认同、欣赏、弘扬和发展。

从文化自信的外延来看,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认知层面,表现为,一个政党、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历史、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了解、认识和掌握。二是情感层面,表现为,一个政党、国家或民族发自内心地认同自己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并坚信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实践层面,表现为,一个政党、国家或民族在实践中能积极地践行、继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不断丰富文化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地推进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三个层面的文化自信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认知层面上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熟悉,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首要前提。认知层面的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初级阶段。情感层面上对文化的认同和欣赏,是文化自信的中级阶段。然而只有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文化自信还不是完全的、真正的文化自信,只有把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文化自信上升到实践层面,切实践行、弘扬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才能做到真正、彻底的文化自信。相对于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文化自信,实践层面的文化自信是高级阶段的文化自信。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信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情感层面的文化自信既是建立在认知层面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又为实践层面文化自信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信既是建立在情感层面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又为更高层次认知层面文化自信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无限循环、螺旋式上升、非封闭的圆圈(如图1所示)。文化自信的程度就沿着这一螺旋式上升、非封闭的圆圈一步步提高。

图1 文化自信的逻辑层次

二、文化何以自信:文化自信的逻辑基点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3页。,是文化自信的逻辑基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历史基点,革命文化是其重要基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现代基点。

(一)历史基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5页。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价值体系。这些精神标识和价值体系在岁月的涤荡中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以人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的治国之道;“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协和万邦”“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和合理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等等。

上述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熔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并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计其数的成就和辉煌。唐太宗李世民积极纳谏,铭记大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建议,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美好局面。岳飞时刻铭记母亲“精忠报国”的教诲,带领英勇善战的“岳家军”赢得了一次次战役。孙中山怀揣“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尧典》中的“协和万邦”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华民族始终以“和合”理念处理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二)重要基点: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包括革命精神、革命信念、革命理想等内容。土地革命时期,在井冈山根据地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闯新路、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时期,红军形成了以不怕牺牲、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勇往直前、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延安时期,形成了以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西柏坡时期,形成了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依靠群众、团结统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等等。

不同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为革命的顺利推进和最终胜利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的井冈山精神,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使中国革命走上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红军长征途中形成的长征精神,保留了中国革命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激励八路军三五九旅把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文化中以民族大义为重、抛弃前嫌、共御外侮的精神,开启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在革命战争年代,没有革命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8页。。底蕴深厚的革命文化使中国革命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革命文化必然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基点。

(三)现代基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表现和新发展,主要表现为:以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雷锋精神;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胸怀大局、为国分忧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为主要内容的两弹一星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抗洪抢险精神;以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抗击非典精神;以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张弛有度、文明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奥运精神;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创新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成功地探索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文化。生活在这样的文化中,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三、文化如何自信: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一)自信之本: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中国探寻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19世纪40年代,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封建腐朽势力的统治,国家危难,民不聊生。为改革时弊,不同的阶级进行了多次努力。但无论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能改变中华民族民不聊生、国家危亡的局面。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后,中国革命才一步步取得了胜利。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的建设和改革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文化本体论思想认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此发展经济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文化发展论思想认为,文化的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文化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要坚持文化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文化价值论思想认为,文化具有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价值,因此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构人民的精神世界、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文化评价论思想认为,历史分析法是文化评价的重要方法,人民是文化评价的主体,要从历史的角度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评价,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自信必须继承与弘扬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在社会的变革中经受住时代的考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不忘本来: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4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建立在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和实质。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又蕴含体现是非曲直、潜移默化地影响全体中华儿女行为方式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二是,要大力弘扬合乎时代需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之道,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等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不应随着历史的推进而淡化,更不应随着岁月的涤荡而消失,而应在中华民族的不同历史阶段焕发不同的光彩。三是,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合时宜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和形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这部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的愚孝已不适于当今社会。因此,要对“孝”的内涵和表达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吸收外来:吸收与借鉴他国优秀文化成果

实现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06页。。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都具有独特的价值、都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主动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习近平指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67页。文艺的发展繁荣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其他文化领域也是如此。

吸收与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外来优秀文化要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主导的意识形态相一致。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资本主义文化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判断文化的优劣是以“文化能否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标准,社会主义国家判断文化的优劣是以“文化能否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标准。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成果要以该文化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主导的意识形态相一致为依据,借鉴他国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使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追求相融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步步胜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也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并使之中国化,才能为中国所用。

(四)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实现文化自信,要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和文化领域都会走向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9~30页。这一预言正在变为现实。经济领域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带来了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趋势,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着重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探索“走出去”的途径。近年来,我国通过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的方式使中华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自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我国已在世界上142个国家成立了516所孔子学院,1 076个孔子课堂。*《砥砺奋进的五年:数据看孔院(2012~2017)》,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网,2017年10月23日。孔子学院只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种途径。随着各国间交流、交往方式的日益增多,还要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夏令营、冬令营等方式使中华文化“走出去”。二是,要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效果。要使中华文化很好地融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了解该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具体实际,进而结合当地的实际、采用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华文化融入其生产生活之中。

(五)继往开来:丰富与创新中华文化

实现文化自信不能仅仅依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因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83页。。文化创新是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实现和保持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进行文化创新,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创新。《辞海》对“文化创新”的解释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上各种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一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文化或文化产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价值体系的创新。价值体系是文化的核心,是特定文化系统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础和根据。二是道德体系的创新。思想道德体系也是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人民的善恶观念和良心发挥作用。三是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创新。文化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生产。文化发展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典藏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4667页。因此,丰富与创新中华文化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创新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方面的创新,其中包含了适应社会需求的道德体系的创新。因此,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应备受关注。要创新图书、报刊、影视、舞蹈艺术等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形式。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只有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观念的人,才能进行文化的创新。因此,实现文化创新,首要的前提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培育创新的文化。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的文化。所谓创新的文化即是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环境、氛围。因此,要为文化创新提供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培育创新的文化。四是,立足变革的实践。文化创新不是高高在上地闭门造车,而要立足于不断变革的社会实践。“闭门造车”必然造成“出门不合辙”,“闭门创造的文化”必然造成“文化与社会实践的脱离”。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国每时每刻也在变化,只有紧随时代潮流,在实践变化的基础上创造的文化才能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实践的文化创新,才能使文化自信拥有永恒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层面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