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
2018-08-13赵海忠李良华宋忠旭彭先文梅书棋
赵海忠,李良华,宋忠旭,孙 华,彭先文,梅书棋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4)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以猪只急性肠炎、腹泻、呕吐、脱水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2010年秋,PEDV变异株在免疫猪群突然出现,在我国多地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3]。PED具有发病持续时间长和反复发病的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尤为严重[4-5]。笔者接诊某规模猪场腹泻病例,经初步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变异株,结合实践经验,采用针对性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供养殖实践参考借鉴。
1 发病情况
2017年11 月,气温骤降,湖北某规模化猪场分娩舍哺乳仔猪发生腹泻,3个产仔单元共有哺乳仔猪768头,发生腹泻631头,发病率为82.2%,猪只死亡206头,病死率为32.6%。发生腹泻哺乳仔猪主要在25日龄内,部分1日龄仔猪发病,尤以初胎母猪所产仔猪腹泻严重。发病仔猪精神高度沉郁,体温升高40.2~40.8℃,部分猪只腹泻前出现明显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迅速发生水泻,粪便灰白色或黄色,粪便中含有小的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猪只迅速消瘦,被毛粗乱,2~5 d死亡(图1)。对患猪肌注庆大霉素进行治疗,使用效果不理想。猪场按照免疫程序免疫猪瘟、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等疫苗,未免疫大肠杆菌等细菌疫苗,产房环境密闭,栏舍潮湿,温度较低,空气污浊。
2 临床剖检
选取具有典型临床症状腹泻仔猪5头进行解剖,记录病例剖检主要脏器病变特征。胃底部溃疡,在胃的内部充满大量的未消化的凝乳块,肠系膜充血、坏死、淋巴结肿大,并且小肠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小肠壁变薄,肠内充满白色、黄绿色的凝乳块,肠管已呈现半透明状,肠内绒毛脱落严重(图2)。
图1 仔猪呕吐、腹泻、极度消瘦
图2 胃底溃疡,肠系膜淋巴结坏死,小肠胀气、变薄
3 实验室诊断
3.1 RT-PCR检测
采集13头临床腹泻仔猪粪便,进行实验室腹泻相关病原检测。根据GenBank收录的PEDV变异株的M基因、TGE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N基因、PoRV(轮状病毒)的VP7基因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6],引物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合成。采用RT-PCR方法检测PEDV、TGEV、PoRV。RT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见图3,检测结果显示,13份样品中9份扩增出PEDV的M基因668 bp的片段,未扩增出TGEV的N基因528 bp的片段和PoRV的VP7基因333 bp的片段,表明检出PEDV为变异株,其阳性比例为69.2%,TGEV、PoRV均为阴性。
图3PEDV、TGEV、PoRV RT-PCR扩增产物
3.2 细菌分离
将采集的13份粪便样品接种血清琼脂平板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观察细菌生长的菌落特点,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13份样品均分离出大肠杆菌,培养结果见图4,革兰氏染色阴性。取细菌培养液,按0.5 mL/只皮下注射18~22 g SPF级昆明小鼠10只。连续观察7 d,SPF小鼠3/10死亡,表明分离到的细菌具有致病性,但致病性较弱。
图4 大肠杆菌培养结果
4 诊断结果
综合发病情况、临床剖检、RT-PCR检测、细菌分离,确诊为PEDV变异毒株引起的哺乳仔猪流行性腹泻。
5 综合防控
5.1 免疫接种
公母猪全群紧急普免变异株T-P二联灭活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WH-1株+AJ1102株)]2次,间隔1周,每次4 mL;2~3日龄哺乳仔猪同步免疫1 mL。优化PED常规免疫程序,“普免”和“跟胎免疫”相结合,10月份季节性普免T-P二联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WH-1R株+AJ1102-R株)]1头份,间隔3周后普免T-P二联灭活苗2 mL;产前5周、2周分别免疫T-P二联活疫苗1头份、T-P二联灭活疫苗2 mL。灭活疫苗诱导机体产生黏膜免疫抗体IgA和中和抗体IgG,阻止病毒感染和临床症状发生;活疫苗能够诱导细胞免疫杀灭PEDV,从而将PEDV从猪体清除。活苗与灭活苗联用效果较好[7]。
5.2 生物安全措施
发病产仔单元均独立封闭隔离,杜绝人员、器具交流,避免交叉感染。及时淘汰7日龄内整窝腹泻仔猪,10日龄以上腹泻仔猪提前断奶,减少环境病毒量,切断水平循环感染。加强消毒,舍内用0.5%含氯制剂每天喷雾消毒,并配合冰醋酸自然熏蒸。场区大环境每日消毒1次。发病单元清空后,产床漏缝板、料槽使用烧碱浸泡,用70℃左右热水冲洗,干燥后安装到位再用甲醛熏蒸,空栏7 d以上。
5.3 饲养管理精细化
首先改善产房环境,加强防寒保暖,封闭冷风入口,杜绝贼风。增设加温炉,室内温度维持在26~28℃。产仔前预热保温箱,产后3 d保温箱温度维持在32~33℃。注意通风换气,保持产房相对干燥,湿度控制在70%以下。发现腹泻仔猪,及时对粪便采用碳酸钙干燥剂(仔猪爽身粉)处理。搞好产床清洁卫生,及时清理腹泻粪便并无害化处理[8]。其次搞好哺乳护理,提供优质全价饲料,保持临产母猪良好体况,保证母猪产后乳汁充足;用温热0.1%高锰酸钾水擦洗产仔母猪乳头,辅助仔猪及时吃够初乳,提高仔猪免疫力。最后做好猪群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和批次化生产,排毒期尚未结束的母猪(产前4周内腹泻)和头胎猪隔离到专用产仔单元产仔。
5.4 对症治疗
加强巡查力度,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治疗;腹泻仔猪使用自制口服液(30 mL庆大霉素+4袋兽用蒙脱石散+20 mL 50%葡萄糖),1周龄内仔猪2 mL,1~2 周龄仔猪 3 mL,2~3 周龄仔猪 4 mL,3 周龄及以上仔猪5 mL,上、下午各1次,连用3~5 d;仔猪腹泻停止后再给药1次,以巩固疗效;同窝未发生腹泻的仔猪预防用药1次,剂量减半;严重脱水腹泻仔猪及时进行补液(复合维生素B 1 mL+恩诺沙星1~3 mL+5%葡萄糖盐水20~60 mL)。对恢复阶段仔猪料中添加益生菌、弱仔宝、奶粉等,修复胃肠道,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采食量,促进仔猪代偿性生长[9]。做好妊娠母猪药物保健工作,可在产前、产后7 d,每吨饲料分别添加50%复方黄芪多糖250 g+电解质多维1 000 g。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效果显示,2周内猪场腹泻疫情基本得到控制,3周后猪场腹泻停止,猪群恢复健康。
6 分析与讨论
6.1 接种疫苗是预防PED有效防控措施之一。免疫后能否产生高水平保护性IgA抗体是PED免疫成功的关键[8]。种猪群免疫PED变异株商品化疫苗,公母猪、保育猪、肥育猪临床均未发生明显腹泻病例,临床保护效果较好。尽管免疫未能对哺乳仔猪提供完全保护,32.6%的病死率与上年同期未免疫PED变异株疫苗时89.7%的病死率相比大幅度降低,表明疫苗免疫显著降低了哺乳仔猪病死率。
6.2 环境诱因会导致猪流行性腹泻暴发。产房管理不到位,卫生环境差、潮湿、通风不良;保温措施不严谨,温度波动大等,形成环境应激,母猪肠道大肠杆菌与大量毒素通过胎盘或乳汁传给仔猪,致仔猪免疫力下降,诱发猪流行性腹泻。诱发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6.3 发生PED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防控PED关键在于建立预警机制和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对种猪群定期进行病原检测和特异性中和抗体检测,从源头监测猪群带毒、排毒以及散毒情况,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本场实际,选择同型PED变异株疫苗,采取“普免”+“跟胎免疫”免疫程序,结合科学精细管理,药物辅助保健治疗等综合措施,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