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原则运用的思考
2018-08-11倪成奇
倪成奇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项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不仅要有一定的明确性、思考性、层次性、灵活巧妙性,同时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关键词】数学;提问;原则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对此,就数学提问原则我有一些体会和看法,想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提问的明确性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易懂。教师提问的语言既要顾及数学本身的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看到此题,你想到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好回答。又如“观察这两列数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学生也很难回答,究竟是问每列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列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呢?还有发问时,对句子较长的问题或较难理解的问题,应适当重复一遍。而对一般的问题,则应提倡只说一遍,以免使学生养成不注意听讲的习惯。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问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二、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不断思索,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思考,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课时,有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直观操作,将三张相同的正方形纸片折叠使其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并在折好的纸上用颜色笔分别画出3份,6份,12份比较大小,结果相同,以“为什么分子、分母都不相同,而分数的大小却相同呢?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提问,引起同学的思考。将学生从单方面比较分子分母引到从整体考虑,并暗示学生向已学过的通分分方向思维。3/4到6/8只是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2倍,3/4到12/16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4倍。同时把分子分母扩大相同倍数,分数大小不变。这样的提问恰当好处,既留给了同学自我思考的空间,又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使学习事半功倍。像这样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提问的层次性
一个班40位左右的同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各有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相当的问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问他们基础或较浅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提问一些需要多思考、有深度的问题。在提问时,数学教师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顺序深入。忽难忽易,忽深忽浅,这样的提问会大大影响学生的思维状态。对于重点、难点,多设计一些复合型提问,数学严密的逻辑性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提问有层次,使每一个提问都能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四、提问的灵活巧妙性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灵活运用提问方式更是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学生做5-(2+1/
4)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得3+3/4。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3+3/4,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巧妙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能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重要的双边教学活动,准备把握课堂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理运用这些原則,根据不同的题目,结合不同的原则,让提问发挥出最大的效应。而问题的回答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所以同时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们应勤于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课堂的精彩。
【参考文献】
[1]王人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小学
[2]汤文华.课堂提问的艺术.教育艺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10
[3]丹东尼奥.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