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性研究

2018-08-11张文跃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途径

张文跃

【摘 要】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人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学生不怎么发言,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性,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师生缺少互动。此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发言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让老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中高年级;课堂发言积极性;途径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致关重要。然而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在教学一二三年级的时候,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唯恐老师不叫自己,甚至下课的时候,还跑到老师跟前,和老师探讨还有什么想法,直到上课的铃声响起,学生意犹未尽。有的时候,在走廊遇到老师,也用小手拉着老师,“老师,上课我还想说……”可是到了四年级以后,课堂发言就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四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普遍反映,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室里悄然无声,真是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然后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同学们,逐渐有两三个同学举手发言。老师再次启发,偶尔再有一个两个举手发言。用一些中高年级老师的话说:“课堂提问时,教室里一片死海!”后来教师无奈,不得不自问自答,部分教师开唱独角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怎么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呢?

通过课堂上的观察、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教研的时候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探讨,对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长胜中心小学的学生,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周边农村的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学习内容少,父母能够辅导上,随着年级增高,很多内容父母都读不懂,辅导孩子有心无力。到了四年级,孩子们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也在发生变化,生怕发言的时候哪些地方没有讲到位,老师批评,同学笑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原因:观念落后、问题预设不够好、缺少有效的评价等。这些原因等造成学生发言积极性不高。根据本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中高年级语文组进行了具体的实践研究。

一、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发言氛围

在融洽氛围下,学生没有压力,感觉轻松。在上观摩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之前,学生说“老师,那么多领导来听课,我们不敢发言,怕讲错了,影响你上课的效果。”我引导孩子平常上课怎么发言,就发言。我一改往常上课前,学生老老实背手坐好,要深呼吸,直接对孩子说上课前,你可以转向教室的四周看看,想认识哪位老师,也可以过去和她打声招呼,你想和同桌讲什么就讲什么,畅所欲言。这个指令一下,教室里就像炸了锅,全是孩子的谈话声、笑声,完全忘记了有那么多领导的存在。正式上课时,孩子们都全心投入到课堂上,用心思考,大胆发言,超乎我的预想。在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学生对20世纪的发明了解不多,没有几个人发言。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生气,改变问题“那就说说你家都增添了哪些电器?有什么作用?带来了哪些方便?”问题一抛出,学生开始踊跃举手发言,有的说家里有豆浆机、有的说洗衣机的……这些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学们,你争我抢继续发言。一个孩子的话音刚落,这时,我们班那个三个月都没有一次举手发言的“小才子”,竟然跑到台前,给同学们介绍他熟悉的电压力锅,科学成就给家人的生活带来多少方便。此时,我并没有因为孩子跑到台前而批评他,我对全班孩子说:“你们发现咱们班的‘小才子今天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么做?”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想那掌声会给孩子一个极大的肯定。从那以后,他每个星期至少有两三次举手发言,这就是他一点点在进步吧!相反,如果我当时大声训斥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他或许真的一学期都不会再发言了吧。可见,融洽的氛围是多么的重要!

二、为学生创造发言锻炼机会

在学习《语文能力培养》时,一些孩子已经会做这些基础知识的题,而一部分孩子基础知识不扎实,父母是外出务工人员,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学习,这部分孩子就需要教师进行反复讲解才能听懂。但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好孩子”总听也就厌烦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引导那些已经会了的孩子上台当“小老师”来讲题,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孩子们一个个逐渐踊跃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想法,针对错误之处及时纠正。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的积极发言,促进了师生之间有效互动。

三、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肯定

刚上四年级的时候,课堂突然“静”下来了,好不习惯。怎么办?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举手发言就及时肯定,发言一次,可以得到一个小星星,十个小星星可以在“争章榜”上贴一个草莓贴。得到五个草莓贴的孩子,可以有一次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孩子坐一天同桌,也可以选择当一天“小老师”,下课的时候,坐在老师的桌位上,处理班级的大事小情,当然也可以选择少写作业,孩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能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四、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案设计合理,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促使学生积极发言。在我校王老师上观摩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教案设计独特,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点,一个孩子到台前来扮演巴迪,其他的孩子们来扮演巴迪的妈妈,说说妈妈都会用什么语言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同时要求孩子们带上表情,如“眼睛亮亮的”应该是什么表情?站在台上“巴迪”感受到雨点般的赞扬,台下“巴迪的妈妈”也非常尽心。此时,再要求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孩子们非常投入,纷纷举手发言,朗读与表演惟妙惟肖。课堂上老师真正做到了少讲,精讲,孩子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精彩的生成与老师精心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五、评价方式的运用

学生能够积极发言,与老师进行有效互动,也与老师的评价有关。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具体的评价。多次的批评,学生肯定不爱发言,但一味的表扬“你真聪明!你真棒!”学生听常了,似有若无。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由学生自学汇报。一名学生站起来汇报“我通过‘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句话中‘苍白‘红润这对反义词,感受到小钱病的好严重,快死了。”这是四年级《新课标》要求理解重点句子的一种方法,我及时肯定“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能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方法!”这一表扬,其他的孩子,发言时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通过“静静”这个词我能感受到小钱奄奄一息了;通过“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这句话中的“突如其来”我能感受到余震发生时是非常危险的……老师评价的导向非常重要。恰当的赞美,是激发学生主动进取的源泉,在赞美中要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才能更好。如我们班的张伟浩能够多次举手发言,内容理解也很到位,但是说话速度快,大部分孩子没有听清楚,作为教师,我及时评价“张伟浩,你要是能慢一点讲,再加上你思考点燃的智慧火花,就可以去参加‘金话筒奖了!可以更好些吗?”我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孩子又重新讲了一遍,这一遍,孩子改掉了講话快的习惯。教师再次肯定孩子“能在这么短时间,就改掉缺点,做到如此完美,真是个上进的孩子,希望你长大站在舞台的中央,领到真正的‘金话筒!”在鼓励中让孩子改掉缺点,还不打消孩子的发言的积极性,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调动孩子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意识,为学生提供多种平台,想办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课程教育研究》,2014(11):46-46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