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18-08-11李玲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各个行业及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时代下对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高校后勤工作中也同样受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为满足服务对象群体需求,就需要对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进,提高后勤服务能力,本文就从移动互联网的视角下,对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高校后勤工作逐渐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由于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其中所涉及到的科技领域较多,如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科技等,同时也涉及到营销学,传播学等多个知识范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已经和互联网技术有了紧密的联系,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网络已经遍布到校园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办公室等区域中,后勤部门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后勤管理模式逐渐朝着社会化,多元化和市场化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为了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高校就要不断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一.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宿管,物业,饮食,教育教学等多个方面,但当前诸多高校在后勤管理中管理模式单一,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信息传播速度慢,信息资源匮乏,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要求,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就要充分加强对后勤管理信息模块的资源整合,加强信息化建设[2]。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背景环境下,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于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缺乏重视,认识不明确,不深入,工作缺乏诸多功能性和积极性,不能积极借鉴和利用信息手段和信息技术来做好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难以满足高校师生的实际需求。由于当前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从而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与高校的发展产生制约。

随着现代信息媒介的不断发展与拜年话,微商,微信,微博等社交凭条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应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来实现集中管理,如微信公众号等,但部分高校在后勤管理中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公众平台服务功能,不能利用现代服务平台来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有部分高校或已经开通高校公众服务平台,但对于服务平台的作用缺乏重视,在服务模块功能建设中还不全面,不完善。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一)采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后勤服务公众平台建设

随着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社交平台已经受到高校学生及老师的青睐,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高校师生需求,在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也应当加强后勤服务公众平台的建设,在公众服务平台中师生可以通过“回复关键字”或“自定义菜单”等功能进行在线查询后勤服务信息及反馈意见等,同时后勤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该平台发布即时通知与公告等,如实现手机微信在线保修,失物招领,留言板等,也可以依托微信凭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高校实际建设情况制定“后勤迎新系统”,“毕业生离校系统”等,后勤迎新系统主要是通过到站登记,信息注册,报到须知等多种模块所组成,新生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对个人信息进行注册与核对,可以提前查询住宿信息,并方便接站人员对车辆的安排,在线订购床上用品等[3]。毕业生离校系统可以代替学生手持纸质离校转单盖章形式,通过网上跨部门协同合作的方式来办理离校手续,而高校图书馆,财务部,学工部与后勤部可以根据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毕业生名单,办理费用缴清确认,图书借阅清缴或党团关系转移等多项手续,同时毕业生可以借助微信平台来查阅各部门离校审批情况。

(二)对后勤服务网站平台进行不断完善

在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资力度,建立后勤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在该平台中包括有公寓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餐饮管理系统和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多种模块,从而有利于后勤业务,人事,餐饮等多方面的管理,为全校师生提供订车,订餐,订票,保修,建议投诉,会议室预定等多项服务,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4]。另外,后勤实体公司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来开发信息化软件,如公寓服务公司研发“物流综合管理系统”,“火车票集中订票系统”等,餐饮部门研发“点餐叫号系统”,“集中采购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后勤工作效率,使办事流程更加规范,从而有效节约高效中人力与物力成本[5]。

(三)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由于当前诸多高校中后勤管理部门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流動性较大,因此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以及后勤实体公司的员工培训内容,加强对新进员工的集中培训,培训呢绒包括劳动法规,校情校史等,对于老员工和骨干员工应加强电脑专业知识培训,公文写作等,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资格认证等,建立多层次,多专业和多规模的员工培训体系,并制定员工培训手册,对员工的每次培训情况记录在案,保存到高校档案管理中去[6]。同时为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高校还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通过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筛选出专业高素质管理人才,并应用到各个后勤实体公司管理中去,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结语:

当前,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加强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环境下,对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为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就要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载体,将各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将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入到高校生活和教育,学习中去,确保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继喜,陈仕荣,贺正喜,郑宁,沈峥嵘.信息化手段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运用——以东南大学总务处信息化建设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02):53-55.

[2]张青平,刘元,陈曦.高校后勤接待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RUC大学后勤集团酒店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S1):50-52.

[3]吴丽,吴琼,隋美丽,聂帅帅.新媒体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兼析中国海洋大学后勤信息化建设之路[J].高校后勤研究,2017(04):34-36.

[4]胡伟晨.提高高校后勤信息化程度,推进和谐高校建设[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12):39-40.

[5]贾德民.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06):36-38.

[6]李储君.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06):104-107.

作者简介:

李玲,女,(1961.8)四川人 本科,副教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类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