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衔接

2018-08-11张佳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道德感传统节日道德教育

张佳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一、道德教育始于幼龄

陶行知先生提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幼儿教育,是一个孩子所受教育的根基,在幼儿期,奠定基本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基础,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最基本道德感的形成,是幼儿期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道德感是指由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幼儿时期的道德感是孩子在是非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所以幼儿道德感的形成与是非观念密切相联。幼儿教育工作者,更是要在日常工作中适时适当的引导幼儿基本道德观的形成。

二、传统文化渗透德育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道德教育衔接,有目的、有计划的用传统文化精髓对幼儿施加影响,把传统文化思想、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的道德品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是成效非常显著的。

在幼儿道德教育范畴内,我们可以借助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古文、古诗、词语、乐曲、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同时我们还可以有效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实施德育,如春节(农历新年)、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另外,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还可以从中挖掘教育价值,有效实施幼儿道德教育。

(一)诵读国学经典,汲取文化养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3—6岁的幼儿正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期,更是道德基础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诵读并背诵国学经典,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诵读记忆能力,更有利于让幼儿在日常的积累中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引导孩子背诵《弟子规》,三字一句的形式有利于孩子掌握,而且《弟子规》是先贤对做人道德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法的总结,可操作性很强,在背诵过程中还可以讲述相关小故事,让孩子很好地理解当中交给我们的礼数,并且能够在正常活动中得以体现。

(二)重视传统节日,加深文化认同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一整套美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助推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清明之感恩、端午之爱国、七夕之忠贞、重阳之尊老……无不闪耀着传统美德的光辉。传统节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种种美德,这些品质深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古老的文化基因。幼儿园在各种传统佳节,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这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能够在幼儿的心灵深处留下美好印记的。传统节日中感恩、念家、思乡、尊老、团圆、孝顺、友爱、勤劳、善良、回报等内涵,有助于心智正在快速发展的幼儿建立起积极正面的道德观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必须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些均可在幼儿道德教育中获得体现。中华文化中还有许多思想理念对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态度与“和而不同”的精神,有利于處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都可以与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相结合,深入发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美德,如孝亲尊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以及如何为人处世等,更是为幼儿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引导孩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有利于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更是中华之魂生生不息的延续。

猜你喜欢

道德感传统节日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公德自在人心
外媒:研究证明狗和猴子跟人类一样有“道德感”!
道德与现代性启蒙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论哈奇森的道德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