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018-08-11赵晓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赵晓

摘 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班级缺乏荣誉感,班集体就会失去教育功能。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也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走向并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小学生年龄尚小,对集体荣誉感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家人护着、宠着,有的逐渐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缺乏“集体”的概念,更谈不上集体荣誉感,在班集体中,甚至出现为个人小事闹意见、打架、骂人、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危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这些都是缺乏集体荣誉感的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正确的认知自我,提升彼此间的认同感

小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社会生活环境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性格和品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如果把各种类型的人放在一个集体当中,肯定会有一定的摩擦和矛盾。当前的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烈,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唯我独尊,很少顾及他人和集体。为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个性和爱好,但是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只有彼此的包容和宽容才能长久交往,只有“子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和平相处,只有识大体顾大局才能构建和谐的大家之“家”,才能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小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理应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做到求同存异,面对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要主动化解矛盾,放弃甚至是牺牲个人利益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认同感、认同自我、认同他人、认同集体。只有同学之间彼此认同了、彼此理解了,他们才能亲如一家,才会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才会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形成合力,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二、赏识他人,产生归属感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还可以通过提升他们的集体主义归属感来实现。归属感就是一个人成为集体一员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凡是具备集体归属感的人肯定会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主动为集体争光,自觉奉献力量。在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的时候,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他人。赏识自我是一种自信,赏识他人是一种胸怀和能力。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为此,引导小学生做一位赏识他人的人,可以有效激烈自我和他人,主动为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小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对别人的长处和对集体的贡献能及时给予肯定可以大大鼓励他人,让他们作出更大的奉献。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集体当中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较多,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主动发现和夸奖他人的优点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集体生活环境,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让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下共同成长和发展。老师要善于诱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集体的主人。

三、营造宽容的氛围,强化小学生的荣誉感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还必须为学生营造宽容的氛围,强化他们的荣誉感。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对一些问题或者一些集体场合往往表现得拘谨,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为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集体生活氛围,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参与其中,才敢于表达看法和见解,才会做出的行动。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作用;在班集体建设的同时,强化学生积极为集体争光的意识,发展学生正直顽强、责任心强、关心他人、努力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个性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四、参与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相对于个人主义而言,是一种较为高尚的情感体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慢慢的系统化的工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和班會课讲授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下,可以通过直观的活动体现引导和教育学生,让他们面对选择的时候能顾全大局,识大体顾大局,从集体利益出发,自觉维护集体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如:“拔河比赛”、“学校运动会”、“星际班级评比”、“演讲比赛”等,无论哪种活动,在学生的参与中都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在当前浮躁功利的社会中,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时代需求的。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小学生的现状出发,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营造宽松的集体主义生活和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实践;正确认知自我,提升彼此间的认同感;赏识他人,产生集体主义归属感;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以此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参考文献:

[1]裔建虹.论新时期小学生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及巩固[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

[2]吴淑君.不是“你的、我的”,而是“我们的”:谈低年级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6,(6).

[3]裔建虹.小学生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研究(教师版),2015(20).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