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思考

2018-08-11易京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混龄教育意义幼儿园

易京梅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学前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和探索一种新的幼儿教育模式——混龄教育。在幼儿园中实施混龄教育符合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理念,它不仅仅能够促进孩子社会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其对学前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我国幼儿园混龄教育实施的要求,希望能够对我国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混龄教育 幼儿园 意义 优劣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24-02

一、何为混龄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是指把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贴近幼儿生活的现实社会,有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由此也引起了幼儿教育者的广泛关注。不过,混龄教育的意义还不止这些,我们认为混龄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教育、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容。

二、幼儿园混龄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混龄教育究竟有何价值?蒙台梭利认为。混龄班有利于儿童的交往与合作。“通常年龄大的幼儿会自发地去帮助年龄较小的幼儿,特别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会被年龄小的幼儿重复时,就会要求自己为年幼者作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而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能从较大幼儿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和榜样。”对此,我国幼教界的研究者们也有类似的看法,华东师范大学的华爱华教授在考察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实践案例后,认为在幼儿园实行混龄教育符合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理念,异龄之间的互动,不仅能为幼儿创设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更好地体现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教育原则,而且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机智提出了挑戰,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西南大学的刘云艳等则更多地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提出混龄教育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形成、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们对混龄教育在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的双重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在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存在诸多障碍。

三、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意义

具体而言,首先混龄教育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意义。小班孩子对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探索任务,会向中、大班幼儿寻求帮助,他们的互动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即混龄班大带小、小促大的氛围能够为小龄幼儿提供更多看、听、模仿的机会,给大龄幼儿提供更多讲解、操作、示范的机会,彼此交流,彼此学习,可以强化孩子们好奇、探索、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自己主动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方法。其次,混龄教育有助于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的养成。混龄班给孩子们创设的是一种家庭式的温馨氛围,在其中身心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减少对老师的依赖,而容易形成孩子之间因为相互信任、关心建立起来的良好同伴关系。混龄班的大孩子常常会以自身的榜样、语言鼓励和动作抚慰,时刻关心和调整小弟弟、小妹妹的言行,这种力量是相当感人的,也是成人无法达成的。

四、幼儿园如何开展混龄教育

1.转变家长观念

幼儿园可以通过宣传栏、开放日、家长会以及网络等多种渠道,让广大家长真正了解混龄教育的模式、目的与意义,宣传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讲混龄教育的成功案例与心得体会,争取到家长的认同与配合。

2.建立试点单位

为了使混龄教育能够全面展开,我国政府要鼓励一些有意愿、有能力的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并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建立混龄教育试点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除了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之外,试点单位可以采取向社会募集的方式进行,比如向某些图书企业、教育企业拉赞助,从而使试点幼儿园的资金渠道更加多元化。

3.推进混龄教育本土化进程

推进混龄教育本土化进程的关键就是我们要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核心,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思想内涵进行全面解读,然后再从我国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学前教育现实发展的教学理论,并且将其推广到实践教学之中。

五、我国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开设情况

我区幼儿园的混龄教育大多是依托蒙台梭利实验班实施的。从2001年开始,我区一些较大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就开始尝试开设蒙台梭利实验班,如呼和浩特的思德幼儿园、包头市东河区回族幼儿园、巴彦淖尔市的恒鑫蒙台梭利幼儿园。之后,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巴彦淖尔等地一些教办园也陆续开设了“蒙氏”班。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全区开设“蒙氏”班的幼儿园大约有110多家,占幼儿园总数的7%左右。但这些“蒙氏”班招收的幼儿年龄跨度并不大,基本在一周岁左右。由于开设“蒙氏”班的幼儿园,教师同时也处于培训阶段,蒙氏的主要教学活动还是实行分年龄小组教学。近几年,随着“蒙氏”班经验的积累和教师的成长,一些幼儿园,如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开始尝试扩大幼儿年龄差距,将3周岁和6周岁的幼儿进行混龄。但就实施的情况看,还是处于“半混龄教育”状态,基本的教学活动还是要分组进行。而且,这种大跨度的混龄也招致了家长的不满,尤其是大年龄幼儿的家长不理解,对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质疑。

六、结论

混龄教育对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幼儿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根据本园的情况制定适合本园的教育组织形式,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达到发展幼儿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全面发展。在充分了解混龄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后,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幼儿教育。对混龄教育的研究还有很多的方面,而且都是很有价值的,这里仅对意义做了阐述,剩下的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孔露;蒲红霞;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构建研究回溯与展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年04期.

[2]杜春娟;幼儿园混龄教育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罗偲;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猜你喜欢

混龄教育意义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学前教育的“混搭”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