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
2018-08-11马福媛
马福媛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篮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认为可采取的对策为:体育教师要先转变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激发篮球兴趣开始,为充分调动中学生参与动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通过降低难来满足中学生成就动机;同时还要发挥教学评价中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篮球课堂教学;终身体育意识;有效性;中学生
前言
体育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运动技能、渗透体育道德思想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篮球运动不仅能提升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团结合作与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此外,篮球运动在中学的有序开展,一直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为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有限的教学时,激发中学生的篮球兴趣、稳抓篮球基本功教学与训练,为提升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他们的终身篮球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转变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
作为社区群众基础较好的篮球运动项目,不仅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且该运动项目具有竞争性、休闲性、观赏性与娱乐性等特点,且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与其他部分运动项目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要充分发挥出篮球课堂教学的魅力,关注中学生未来身心健康的发展,引导中学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篮球理论、篮球运动技能与一定的篮球裁判及篮球组织管理常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生学业完成后,将会陆陆续续离开学校,都会从学生身份变成“社会人”。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也离不开体育锻炼,而大部分“社会人”身边可利用的体育锻炼资源不一定都是“很宽裕”,可篮球运动具有明显的群众基础性,可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身心健康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此,要转变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可从在校生抓起,从培养篮球基本功开始,逐步培养他们的终身篮球意识,实现体育学科的本原回归,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更多地加强在校所学与中学生未来生活之间的联系,突出篮球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
2.发挥篮球理论课的作用,从激发篮球兴趣开始
教学实践发现,兴趣与爱好是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内驱之力。从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调查来看,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明显带有一定的指向与集中性。为此,为引导中学生喜欢上篮球课,为进一步通过篮球运动来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与团结协作等精神,首先可发挥篮球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组织学生收看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等视频音像资料,引导中学生学习我国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为国争光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赏析篮球运动中著名球星精湛的技术、著名球队队友之间相互密切配合的无私助攻精神,从而起到激发篮球学练兴趣的作用;其次,通过理论课,让中学生明白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人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促进与锻炼作用。明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则更有利于个人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及有利于实现个人未来的全面发展。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而篮球教学多是在开阔的篮球运动场地上进行,若教学氛围不够浓厚、若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中学生就会消极被动地参与,就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体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活泼、好玩、好动是绝大部分中学生的天性,为此,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关注学情的基础上,同时更要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灵活运用体育竞赛法、小组合作法、成功体育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笔者认为中学篮球教学多属于基本功教学阶段,应用好体育游戏与篮球教学相结合,来提高篮球课堂教学效率。因为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此外,体育游戏还具有群体性、与竞争性与合作性,使中学生带着一定的篮球教学目标在“玩中学、学中练”,在欢悦的群体活动中掌握篮球知识与篮球运动技能,并从心理认知上喜欢上篮球运动,课余时间依然能自发地参与其中,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4.降低难度,满足中学生成就动机
中学生不仅运动素质不同,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也迥乎各异。为有效提升篮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终身篮球意识。在篮球基本功学练阶段,要注重中学生的现有基础,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做到精心备课、甄选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要适度降低,因为篮球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不是要将中学生个个都培养成高水平的专业篮球运动员,而是为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及更有效地为促进学习服务。同时,通过降低教学难度,则更有利于落实“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改精神。例如在指导中学生定点投篮练习中,正面投篮可从罚球线向前推进1-2米进行练习;投“擦板球”练习时,体育教师用粉笔在篮板上画标记,体育教师示范后,让中学生在篮板旁侧投“擦板球”练习,这样以来就提高了中学生(初学者)的命中率,中学生的自信心就得到了提高,成就动机也到了满足,然后体育教师因势利导,鼓励中学生在篮球学习方面继续努力。总之,在篮球课堂教学进程中通过降低难度与满足中学生成就动机,则有利于引导中学生逐渐喜欢上篮球运动。
5.发挥教学评价中的激励作用
在教训实践中发现,学生无论学什么,开始阶段热情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教学任务的增多,部分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就会降低,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众所周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以来就会降低中学生对篮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掌握,同时也会制约篮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发挥教学评价中的激励作用,在篮球课堂的反馈环节中,要善于扑捉学生身上的亮点、正面多鼓励中学生。例如针对篮球基础差的中学生,从篮球学练的态度方面进行表扬;针对中等基础的中学生从進步幅度方面对他们进行表扬;对基础较好的中学生,通知他们将抽调他们组队进行同级别的课余篮球比赛活动。能被体育教师选中就是对他们篮球水平的认可,这样以来,篮球基础较好的中学生心中就会具有一种自豪感与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挥教学评价中的激励作用时,要注重贴近中学生的实际,教学评价方案应具有科学和理性与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李梁伟.中学篮球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J].兴趣当代体育科技,2015.10
[2]胡鸿雁.初中篮球教学有效性探讨[J].体育世界,2011.1
[3]何晓明.新课改下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策略[J].学周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