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闷葫芦”到“小可爱”

2018-08-11寿青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小班幼儿语言能力

寿青雅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的基础是感觉、知觉。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表现都是通过语言表达为主,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语言的表达是幼儿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对幼儿的口语发展是最重要的教育时期。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多样化的语言途径。

【关键词】小班幼儿 语言能力 一日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98-01

一、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必要性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往往充满了好奇心,对一切陌生和新鲜的东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去表达。但是因为年纪太小,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在语言表达上还不完整,他们不能认真倾听别人说的话,也不能准确的把自己的想法向别人表达明白,倾听与表达障碍明显。很多时候他们想表达的想法用语言无法形容,只能用哭闹来吸引教师帮助解决问题,给我们的保育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幼儿的语言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而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就要为幼儿创造语言交往的环境。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本身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交流交往的机会,教师如果能巧妙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语言教育,那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的助推力将是巨大的。

二、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提升对策

(一)利用语言课程开展有意教育

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园开设了专门的语言活动课程,在课堂上以游戏、表演、师生谈话、同伴讨论交流等形式为幼儿创造倾听、表达的机会。

在每个星期一的阅读和语言活动游戏中,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分享阅读的活动中,教师充满感情,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总是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听得格外认真,并且能够牢牢地记住老师说讲述的故事情节,当幼儿们再次讲述时,他们就能够绘声绘色地一边讲述一边模仿教师的表演。例如我班模仿能力比较强,喜欢表演的雯雯,在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中,不仅能模仿老师有表情地讲述,而且有时还能创编故事的开头或结尾。还能手脚并用的表演动作,雯雯的表演获得了幼儿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非常佩服雯雯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他幼儿在分享阅读中,通过倾听和模仿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将语言教育贯穿各个领域

《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所体现的语言能力是幼儿交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与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各领域活动开展中渗透语言教育,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经验,加深认知,加强交往与交流,从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

如在小班音乐活动《春雨沙沙》的实践中,《春雨沙沙》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形象,歌曲的旋律明快活泼,歌曲中语言的表达非常切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结合的典型案例。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歌唱着优美旋律的歌词,仿佛牵着妈妈的手,温暖而又美妙,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过程,幼儿可以中歌曲中感受音乐和语言结合的艺术之美。透过歌曲的歌词,让幼儿感受到这一音乐活动中春雨优美如花的情景。欣赏完这一首歌曲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联想下歌曲中描述春雨的美丽画面,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各个季节气候的美丽景色,通过小班音乐活动《春雨沙沙》,幼儿们都能够有节奏的描绘春雨的景色,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一日生活开展随机教育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除了有限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外,还要注重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渗透教育。一日生活中很多过渡时间和休息时间都可以加以利用。

1.过渡环节的语言培养

在较长的过渡时间里,教师和幼儿之间进行的一般是有主题的谈话,这样既便于教师对幼儿语言的引导,又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这里谈话除应有一定的主题外,其具体形式及其他方面都可以随意一些。

比如某次谈话可以随机开始随机结束,可以师幼对话、同伴对话,也可以集体讨论,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娃娃家的活动结束后,已经变得一团乱,桌面上、地上到处散落着锅碗瓢盆等游戏材料,而两位小朋友没有收拾整理就打算离开了。这时老师就把大家集中起来问:“大家看看,娃娃家这样的乱七八糟的环境你们喜欢吗”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很多幼儿都开始复述教师说的“乱七八糟”。“那你们喜欢怎样的环境呢?”有的孩子说“整齐”,有的说“干净”,有的说“清爽”,瞬间大家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想法,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增加了词汇储备量,也树立了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的意识,实现了润物无声。

2.排队时的语言培养

幼儿园的餐点环节,外出活动前,都需要排队等待一小段时间。这个时候幼儿相对放松,幼儿们没有课堂教学活动时的紧张感、害羞感,因此让他们开口说话更加容易,教师可以随意的启发幼儿讲述此刻的想法和心情,鼓励他们发问。

如就餐排队的时候,请幼儿们说说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孩子们学会说,排队可以保证吃饭时不“拥挤”、不“吵闹”,保证“秩序”,遵守“纪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的词语,以后在生活中、游戏中遇到类似的情境幼儿自然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了。后来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小吃店里人特别多,大家都一窝蜂似的挤在一起争抢,这是服务员涛涛就站出来了,大喊一声:“请大家排队,保持秩序,不要拥挤,一个一个慢慢来!”说的多好!排队时,除了教师有意引导,也可以和幼儿们随意聊聊当天的饭菜,请幼儿说说喜欢的饭菜和原因,这样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后勤提意见改善伙食,也可以拉进是有距离,让幼儿们在教师面前敢于说。

三、结语

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话语权,让幼儿能够自由的说、开心的说。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接纳和实现幼儿的想法,架起教师和幼儿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掌握幼儿的语言发展规律,采用不同的活动开展策略,适时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玉娟,快乐情境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教育》,2015.

[2]刘爱霞,浅谈小班幼兒语言能力的发展,《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

[3]许冬梅,浅析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科学中国人》,2015.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小班幼儿语言能力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