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义之心》书评

2018-08-11尚钰莹崔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直觉正义心理学

尚钰莹 崔欣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94-01

《正义之心》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人乔纳森·海特的著作。书中他从道德心理学的三个主要原则:直觉在前、道德推理在后;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展开,论证了道德是人类卓越的本领,它将使文明成为可能。阐述了人心天然的想要践行道德但人不仅天生好德,并且也好说教、批评和审判。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产生道德纷争及冲突的根本原因。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期望通过阅读这本书克服个人主义,改善个人思考立场和交际方式,在生活上做到理解他人并更好的与他人他人和谐相处。初读该书的前言,作者以黑人金的一个小故事引出为什么人们如此轻易的就被划分为相互敌视的群体,并且都坚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的疑问,并犀利指出概述想要传达的是一个古老的理念:即认识到我们都是自以为是的伪善之人。此时我克服个人主义的期望更加强烈,期望通过阅读获得更好的自己。读完全书,不仅最初的期望得以解决,更随着作者的思路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较为陌生的两个话题:政治与宗教,并进一步认识到政治与宗教都是潜在的道德心理的体现。作者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政治与宗教,使得心理学知识以及政治与宗教现象都变得更加世俗化,也更具趣味性,通过这三者的结合说明了人类对正义的执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他不是阻碍人类心灵变得客观和理性的缺陷或者错误,而是人类的一大特点。了解正义之心,并正确加以引导利用可以使意识形态冲突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跨越宗教与政治分歧,解决很多社会冲突和矛盾,从而达成互相理解以促成合作型社会的建立这一目标。

他将整本书分为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三大部分,论述了道德心理学的三个主要原则。

第一原则:直觉在先,道德推理在后。在这一部分开篇,作者通过两个具有挑战性的小故事让我们重新了解认识自己的正义之心,接着通过环环相扣的论证,阐述了我们的道德来源。通过对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道德描述的差异分析并结合自己在不同地区的调查指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道德疆域不同”。作者指出人有时会有本能的反应,道德推理有时候属于事后的捏造。道德并非推理而来而是来源于先天的和社会学习的结合。他将人的直觉与推理比作象与骑象人,庞大的大象代表情感直觉等“眼中认出”,与之相比渺小却理性的人代表“脑中推理”,骑象人的工作并非控制而是服务大象。他通过让受试者辨识“B”与“13”等一系列例子向我们揭示,我们进行道德推理不是为了重构我们自己做出这个判断的真实理由,而是为了找到最佳理由以表明别人应当支持我们的判断。他指出如果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唯一的办法是跟他们的“大象”交谈,运用社会直觉主义模式引出新的直觉,而非通过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来说服他人。理性固然重要,但要警惕对理性的盲目崇拜。虽然理性有时能影响他人,但是到的心里的大多是行为都是在直觉中完成的。共情是正义感最好的解药,也是改变他人想法的良方。

第二原则: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在这一部分,作者从自己的博士论文调查展开叙述,指出在西方的、有教养的、工业化的、富裕的和民主的社会中长大的人们很多心理学测量中都属于统计学上的异常值。道德将人们划分在不同的相互隔绝的矩阵中。接着他通过一个选择宠物狗的小测试指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矩阵。道德的真理不止一个,道德的风味也不止一个。他将正义之心比喻为能够感受6种味道的舌头。将关爱、公平、忠诚、权威、圣洁、自由六种道德基础比喻为六种不同风味。他认为道德基础是先天的。但各种文化间,特定的规则和德行会有不同,道德不具有普遍性。这一部分中作者对关爱与伤害基础的论述使我印象尤其深刻。作者通过实例和理论使读者充分认识到:即时诱因组比原初诱因组要更庞大。这种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我在阅读时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在这一部分作者还通过对美国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的调查和对道德基础的分析对近些年来民主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给出了解释:从道德理论来说,农村和劳工阶层美国人是基于他们的道德利益在投票。

第三原则: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这一部分作者揭开了宗教的神秘面纱,也解答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战争中大多数士兵都能为了国家大义牺牲自我而在生活中多数人表现的精于算计而自私自利?答案是:群体。用作者的观点解释,我所提到的士兵处在神圣域,日常生活中的人处在世俗域。处在神圣与的人们会在集体中沉迷自我并以集体利益为先,而我们大部分人的普通日常生活处在世俗域中,会更加关心自我利益。在這一部分作者指出人类天性在“90%的意义上是黑猩猩,10%是蜜蜂。黑猩猩无法与同伴合作,蜜蜂却以合作求得利益最大化。我们是有条件的蜂巢式生物,我们拥有一种能力,即在比自身更大的群体中放弃自我利益并忘却自我。作者将这种能力比喻成”蜂巢开关”。宗教也是利用了人的这一特性,通过集体的欢腾打开人们的蜂巢开关,将人们划进同一个具有共鸣的道德阵营中,使人们充满幸福感并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与欢乐从而认定自己是整体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作者指出,宗教信仰多是为了证明行为的合理性,或者为乐对自身归属的群体表示支持而设计的马后炮罢了。人们多是因为归属感皈依宗教而非信仰。

在书中作者号召我们要警惕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因为这种崇拜有可能只是一种妄想。倡仪一种片直觉主义的道德教育路径,他认为这种路径对个人能力的看法更为谦恭,而且更看重能使人们所思所行更加良善的环境和社会体系。他认为,如果我们相信理性的演进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现真理,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在与他人讨论问题时进行争辩、说服和控制,那么大多数离难以理解的研究发现会变得很有解释力。

正义之心,我们生而有之。我们所有人都有着超越自我利益,成为整体中小小一部分的能力。但只有理解自身、理解分歧、局限和潜能,加强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更好地去实现它。

猜你喜欢

直觉正义心理学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数学直觉诌议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